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1-15 09:02:01
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
——六論學習貫徹市委九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中共濱州市委關于制定濱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之一,提出多項具體舉措。各級要堅持人民利益至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著力辦好民生實事,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明顯提高。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我們必須把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扭住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教育、醫療、收入、就業等問題,在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能感受的領域發力,努力辦好各項民生事業,改善群眾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動共同富裕,城鄉融合要“走在前列”。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建設現代化富強濱州,推動共同富裕,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使城鄉關系更加協調,成為全省城鄉融合示范市。在城市發展方面,要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全力提高城市智慧化水平,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使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完善,尤其是中心城區能級顯著提升,城市規模適度擴大,打造環渤海中心城市。在鄉村發展方面,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五大振興”,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打造獨具濱州特色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推動共同富裕,社會文明要“走在前列”。社會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沒有高水平的社會文明,就不可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更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都要在公共環境中生活。文明健康的人文環境,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社會文明程度直接影響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影響人們對所在社區、單位、城市的評價和歸屬感。各級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深化新時代文明建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快文旅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全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基本形成黃河文化、孫子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體系,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使人民群眾不僅物質上富裕,精神上也要富足。
推動共同富裕,民生保障要“走在前列”。民生系著民心,是黨執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源,是最大的政治。各級務必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要強化就業收入政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濱州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關愛婦女兒童健康,努力實現更加充分高質量就業,使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更好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民生需求,變人民群眾的民生愿景為幸福實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