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4日訊 1月14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濱州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產業發展科科長魏廷合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魏廷合介紹,全域旅游的提出是為了解放生產力,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轉變政府對旅游市場的管理方式,政府主導,全員參與。從2017年6月,國家正式發布《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導則》以來,制定出臺了創建工作管理辦法、創建指南、指導意見和創建標準。同時,山東省出臺了省級創建標準,規范了創建程序,為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2017年,濱州市開始全域旅游創建工作,2018年委托第三方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大部分縣市區創建規劃已基本完成?;菝窨h、博興縣高度重視,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親自掛帥,全力支持,各部門聯動形成合力,聘請專家團隊進行指導,組織相關人員對照標準認真學習,創新工作有力,分別于2019年和2020年成功創建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此項工作可以說一年一個臺階,走在全省前列,創建工作拉動了消費,完善了設施,文化旅游元素更加充實,帶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無棣縣是最早提出利用3年時間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縣,目前已具備創建的硬件要求,正在積極工作,對照標準查缺補漏,力爭2021年創建成功,其他縣市區也在積極創造條件,爭取盡快達到創建標準的硬件要求,逐步完善基礎設施,補齊短板。在創建過程中,全市工業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研學旅游、鄉村旅游等發展迅速。
下一步,濱州市將按照《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5),重點打造“一帶三區”產業發展新格局,全面發展。
打造黃河文化旅游帶。堅持黃河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完善沿黃空間功能布局和配套基礎設施,打造文創產業集聚區、打造黃河兩岸慢游業態。
推動孫子文化旅游區建設。整合孫子文化資源,突出智慧特色,從研學、康養、休閑、運動、文創、娛樂等角度,促進孫子文化產業鏈延伸。
推動濱海文化旅游區建設。整合貝殼堤、黃河島、鹽田、蝦池等獨特資源,突出黃河故道、河海相連等特色,建設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
推動紅色文化旅游區建設。在加強保護革命遺址遺跡的基礎上,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重點提升濱城區懷周祠、渤海革命紀念園、渤海革命老區機關舊址、博興高家渡等紅色景區。將非遺傳統藝術與革命歷史文化相結合,打造紅色精品旅游演藝。開展紅色研學旅游,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力爭到2025年,全市70%以上的縣市區達到標準,成功創建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