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9-22 09:30:09
今年7月份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優化營商環境”的論斷,這為各地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指明了方向。營商環境主要是制度環境,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用改革的方式、方法降低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改革要精準,要管用,必須發揮好營商環境評估的改革導向作用。就濱州市如何搞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出如下幾點建議,供大家討論。
以評促改,怎么“促”
濱州市已經參加了山東省組織的兩次營商環境評估,在迎接營商環境評估方面有了不少經驗,也有不少值得推廣的好做法,在去年的評估中全省總排名第6位,市場監管單項排名第2位,辦理建筑許可單項排名第3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為了在以后的營商環境評估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也為了調動政府各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積極性,應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1、營商環境評估的復盤工作
山東省去年組織的評估借鑒了國家發改委的指標體系,在世界銀行12個一級指標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市場監管、獲得用水用氣、包容普惠創新、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招標投標、政務服務等6個一級指標,有將近100個二級指標。每次評估結束之后,不能“評了就評了”,針對每一個指標都要進行一次復盤,要復盤到二級指標、三級指標、四級指標,還要搞清楚哪個指標得分,哪個指標失分以及和先進地區的差距。
2、評估政府各部門的優化營商環境貢獻度
不管是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評估,還是國內一些專業機構、高校或社會組織搞的營商環境評估,都是通過設計一套指標體系來評估一個區域的營商環境怎么樣。雖然每一個指標往往涉及到不同的部門,但是目前這些營商環境評估“只見指標,不見部門”。為了考察政府各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干得怎么樣,有沒有達到目的,我們在為中部地區某省會城市的中心城區單獨設計了一套問卷,將原來的指標體系拆解開,再按照一個部門需要承擔的優化職責整合起來。比如,開辦企業這個指標涉及到政府服務辦公室、市場監管、社保中心、稅務、公安等5個部門,我們設計的問卷分別考察這5個部門在開辦企業各自承擔的環節中需要提交的材料、所用時間、所需花費的費用,是否容缺受理、是否上線辦理、是否提供免費服務等。在此基礎上把其他指標中與某一個部門相關的評估內容再整合起來。比如,與稅務有關的指標除了開辦企業外,還有辦理納稅、登記財產,把這三個指標中所有涉及稅務部門的評估內容整合起來,對稅務部門的優化營商環境貢獻度給予評估打分,在此基礎上也可以給各個部門的貢獻度排名。
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政府各部門承擔的職責不一樣,工作量差別也很大。到底怎樣準確、公平地評估政府各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貢獻,借此調動各部門優化營商環境的積極性,還需要通過實踐繼續研究。
地方特色,怎么“特”
1、用足授權
在應對上級營商環境評估的同時,濱州市也可以探索體現本地特色的差異化優化措施,做到“對標世行、國內可比、濱州特色”。濱州市無論是從經濟發展程度、改革動能,還是從國家給予的事權上都沒辦法同北京、上海比,甚至也不能同濟南、青島比,不可能突破既有的立法框架,也很難爭取到改革的先行先試機會。但濱州市可以在國務院條例規定的范圍內,把法規在濱州落地實施的功課做足,用足屬地實施責任單位的權限,同樣可以打造出濱州特色的“制度名片”。比如,辦理建筑許可這個指標就搞得很好,“拿地即開工”“全流程幫辦代辦”,在這個指標上取得的成績不輸給上海。
2、補上短板
從山東省這次搞的營商環境評估的結果來看,濱州市市場監管、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排名前列,尤其是辦理建筑許可最有特色,“拿地即開工”“全流程幫辦代辦”的報道我們團隊研究過,非常好。
濱州市的短板也很明顯,執行合同、保護中小投資者排名靠后。如果照搬世界銀行的指標,地方可以改進的空間有限,但是地方仍然有發力的空間,比如在案件的處理上發揮仲裁、調解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在執行上可以發揮府院聯動、信息共享和失信聯合懲戒的作用。
3、抓住產業特色
“濱州特色”還要考慮濱州市的產業特點。不管是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評估,還是山東省搞的營商環境評估,都沒有考慮到各個地市的產業特色,更沒有考慮產業鏈和供應鏈對營商環境的需求。比如,打造具有濱州特色的營商環境就要考慮如何滿足鋁產業鏈的需求,一般性的開辦企業、獲得電力、跨境貿易等這些指標都無法滿足鋁產業的特殊需求。因此要圍繞鋁產業鏈重新研究方法論、指標體系、調查問卷等,只有這樣的營商環境評估才能對得上產業發展的路子。
江西省“產業鏈鏈長”就是一個很好的做法。江西省梳理事關江西發展全局的產業鏈供應鏈,由省領導擔任“鏈長”。按照“一位省領導、一個牽頭部門(責任人)、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協力推進江西產業鏈發展。所以,在將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的營商環境應是重中之重。
制度招商,怎么“招”
招商引資是個老話題。原來的招商主要是靠優惠政策形成洼地效應,像稅收優惠、土地優惠、廠房租金優惠等,有的地方甚至靠突破法律紅線來招商,但是這些優惠政策兌現起來很麻煩,而且一旦不能兌現,政務誠信就會失分。在這方面,我們大力倡導“制度招商”“法治招商”“營商環境招商”。既要打造各行業普惠均等享受的公開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也要圍繞濱州重點產業打造行業營商環境金字招牌,做到讓每一位來到濱州市投資興業的企業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濱州是一塊有法治保障的投資熱土,“門好進,事好辦”,愿意留下來,能夠發展起來。
疫情突圍,怎么“突”
湖北省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最為嚴重,其“突圍”的動作就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5月14日下午,湖北省召開全省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大會,發布省委省政府《關于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即“優化營商環境黃金30條”,部署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去年,我們去上??疾鞎r,上海市大數據中心負責同志向我們介紹了上海“一網通辦”的框架體系和運作機制:“一”是指一個總門戶,服務事項一口進出;“網”是指線上線下同步,服務事項全覆蓋;“通”是指全市通辦、全網通辦、單窗通辦;“辦”是指只跑一次,一次辦成。這些理念和做法,都值得各地借鑒、推廣。
濱州市經濟發展也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疫情期間,營商環境也要有不同強度的應急響應功能,營商環境建設不能全部暫停,要讓企業維持基本運轉,特別是一些涉及群眾安全便利生活的物資、服務的供應,而滿足防疫物資需求的產業鏈企業則需要獲得充分支持超常規運轉。疫情結束以后,推動及時復工復產、復市復業,也需要好的營商環境支持。濱州市提出“繁榮夜經濟和假日經濟”,同時提出放開管制和規范管理并重,升級配套政策、設施和服務,就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具體實踐,下一步完全可以精心培育、提煉打造成為特色營商環境品牌。
檢驗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好不好,有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對人才、資本等市場要素的吸引力。濱州疫情突圍,完成“7+3”重點改革攻堅任務,必須要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讓各類人才像“錨”一樣固定下來,讓資本和項目扎下根來,讓斷開的產業鏈供應鏈續起來,讓停產的機器轉起來,讓濱州成為營商環境的高地、市場要素聚集的寶地,這樣才能讓濱州經濟走過“萬重山”,邁進新時代!
(作者為遠東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