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
2020-05-21 11:58:05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1日訊 5月21日上午,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由濱州市醫保局向社會發布居民醫保政策、貧困人口醫保政策、職工醫保、企業職工生育保險等系列醫保政策的優化細則。
居民醫保政策 貼近百姓生活
居民醫保取消個人賬戶實行門診統籌。從2020年1月1日起,取消個人賬戶每年60元的政策,實行每年200元門診統籌制度。參保居民以縣市區為單位按照就近原則,選擇鄉鎮衛生院、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高等院校所辦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簽約服務。門診報銷不設起付線,政策范圍內醫藥費按50%比例報銷,醫保基金年報銷限額是200元。一年內未發生門診費用的,次年報銷比例提高到70%。
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納入報銷。對經一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診斷,明確患有“兩病”確需采取藥物治療的參保患者,在二級及以下簽約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目錄范圍內降血壓、降血糖藥品費用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政策范圍內醫藥費按50%報銷,高血壓年報銷限額為300元,糖尿病年報銷限額為400元,對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以及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年度支付限額為500元。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不設起付線,二級醫療機構起付線為每年100元。目前用藥目錄設定、結算系統改造等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符合條件的患者可以根據當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時間安排,提交資料申請備案,備案通過后即可享受待遇。
擴大居民門診慢性病病種范圍。由原來的20種,增加到36種。增加的慢性病病種為:慢阻肺、肺間質纖維化、靜脈血栓癥(含慢性肺栓塞、深靜脈血癥)、慢性腎小球腎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肝豆狀核變性、運動神經元病、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多發性肌炎 (PM)和皮肌炎(DM)、干燥綜合癥,以及慢性腎功能不全、癲癇、支氣管哮喘、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癥(mds)。從第二季度開始,濱州市居民中符合以上慢性病標準的患者可以隨時向所在地醫保經辦機構提交資料進行申報。
貧困人口醫保全覆蓋 大病保險已落地
確保四類貧困人口政府全額資助參保全覆蓋。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和即時幫扶人員納入醫保扶貧范圍。對新納入人員,及時跟進,協調有關部門,10日內辦結參保繳費手續,按照國標、省標、市標分別進行標注。將城鄉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進行分類管理,做好備注工作。形成具體到人、信息完備的醫保扶貧對象信息庫。對未參保人員進行逐一核實、逐一銷號,確保不漏一人,實現精準覆蓋。
嚴格落實大病保險“一降兩提兩取消”傾斜政策。醫保扶貧對象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至5000元,取消封頂線,提高階段報銷比例。對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報銷后,達到5000元以上的部分,按規定給予補償。貧困人口使用大病保險特藥取消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為60%,封頂線為20萬元。
強化醫療救助“四重救助”政策落實。門診救助,對重點救助對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個人負擔部分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給予救助,年救助金額不超過2000元。一般救助,醫保扶貧人員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個人負擔的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不設救助起付線,給予不低于70%的救助,救助限額不低于1萬元。重特大疾病救助,重點救助對象經各項保險、一般救助后個人負擔的合規費用,不設起付線,按照不低于40%的比例給予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金額不低于1萬元;低收入救助對象和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起付線不高于3萬元,按照不低于40%的比例給予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金額不低于1萬元。再救助,對重點救助對象因住院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支出,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機構減免、醫療商業補充保險“五重保障”報銷后剩余個人承擔的部分,個人負擔5000元以(含5000元)上的部分,按照70%的比例給予再救助,年度救助最高限額10000元。各縣市區可適當提高最高限額,最高不超過20000元。
落實醫保扶貧“四個一”經辦服務。建設全市統一的醫保扶貧對象經辦服務平臺,做好“醫保扶貧綜合信息管理系統”與醫療機構結算系統的無縫銜接,實行全省統一的醫保扶貧對象就醫結算單,實現市域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機構減免、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再救助“一體化管理、一站式服務、一單制結算、一窗口辦理”。對醫保扶貧對象發生醫藥費用人員全程跟蹤,逐人排查,各項醫保待遇逐項落實,確保不落一人、不差一分。
職工醫保有調整 細看步驟早知道
提高二三級醫院住院待遇標準。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穩步提高城鎮職工醫療保障水平。從4月15日開始,在保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起付標準不變的前提下,全市二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提高3個百分點。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在本市內二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統籌基金支付比例分別從85%和80%提高到88%和83%;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職工在本市內二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統籌基金支付比例分別從90%和85%提高到93%和88%。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年度內最高支付限額由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
統一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制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職工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在原市直職工普通門診統籌政策基礎上進行調整,起付線、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由100元、500元調整為400元、1000元,參保職工在普通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起付線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門診合規醫療費用按60%比例報銷。即日起我市職工可以在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享受門診報銷待遇。
統一異地住院報銷政策。參保職工辦理轉診轉院備案,至市外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省內及跨省轉診異地就醫個人首先自付的比例由10%、15%統一降低為5%。參保職工未辦理轉診轉院備案自行外出就醫的,發生的住院合規醫療費用納入報銷范圍,個人首先自付20%,剩余部分再按職工醫療保險政策規定報銷。
擴大門診慢性病病種范圍。在現有的38個病種范圍基礎上,再增加包括慢阻肺、肺間質纖維化、靜脈血栓癥(含慢性肺栓塞、深靜脈血癥)、慢性腎小球腎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肝豆狀核變性、運動神經元病、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多發性肌炎 (PM)和皮肌炎(DM)、干燥綜合癥等12個門診慢性病病種,門診慢性病病種達到50個。我市職工中符合以上慢性病標準的患者可以隨時提交資料進行申報。
擴大職工個人賬戶使用范圍。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除可用于職工本人的門診消費、藥店消費及醫保統籌基金報銷后需個人負擔的費用外,可用于支付近親屬(配偶、子女、本人的父母、配偶的父母,下同)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報銷后按規定需個人負擔的費用;本人和近親屬健康檢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
試點部分癌癥早診早治篩查項目納入職工醫保報銷。由市醫保局制定具體方案探索開展將部分癌癥的早診早治篩查項目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試點工作。
企業職工生育保險 待遇水平有所提高
提高企業人員生育醫療待遇水平。參加生育保險的女職工,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生育,生育醫療費由原來的定額報銷,調整為按照基本醫療保險住院政策報銷。參加生育保險男職工的未就業配偶,符合計劃生育政策規定生育,未享受生育醫療費待遇的,按照女職工生育醫療費的50%報銷。
放寬生育保險待遇的享受條件。用人單位按照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并按時足額繳費,其職工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生育或實施計劃生育手術,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執行全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過渡期政策。連續足額繳費不滿1年的,待用人單位連續為職工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用滿1年后,由醫療保險基金補支職工生育津貼。
優化生育保險經辦流程。大力簡化辦事材料,優化經辦流程,積極推行生育保險待遇網上辦理。優先實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直接計算生育醫療費,參保職工只需支付個人負擔部分。聯網結算生育醫療費的參保職工申請生育津貼,由用人單位通過網上申報系統或者個人通過濱州醫保掌上辦申領。生育津貼直接發放至參保職工社保卡金融賬戶。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