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5-06 15:40:05
近年來,市財政局以深化財政收入保障體系建設為重點,在挖潛增收與“放水養魚”上雙向發力,財政收入質量持續提升,2019年完成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1.93億元,在省對市“雙招雙引”考核中,作為牽頭單位取得省級以上開發區畝均稅收指標單項冠軍。
向效率要收益,將經濟發展成果反映到畝均稅收上來
畝均稅收是經濟發展質量的集中體現,省級以上開發區畝均稅收作為“雙招雙引”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主要領導專門批示,市政府兩次組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一攬子統籌誰來干、干什么、如何干到位的問題。舉旗定向,得令而動,市財政局按照“事業工程化、工程責任化、責任數字化”要求,將指標考核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會同商務、自然資源規劃、稅務、科技等部門,依托企業名單、用地面積、稅收數據等關鍵要素,以畝均稅收數值及增長率為子指標,建立百分制量化考核體系,形成齊抓共管、齊頭并進的工作推進機制。同時,在考核信息調度環節,依托合理分工和流程重塑,實現部門間信息的單向、閉環、鏈條式傳遞,讓數據信息不走“回頭路”,工作效能得到顯著提升。截止2019年底,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畝均稅收達到7.1萬元,列全省第一位。
向改革要成績,在“破”與“立”中服務高質量發展
聚焦加快動能轉換,財政政策改革加力提效。與省財金集團簽訂“1+7”戰略合作協議,簽約資金規模超過200億元;設立100億元高端鋁產業及園區發展基金、5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30億元的重點企業發展基金,支持重點企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針對“利奇馬”臺風受災情況,爭取省級救災補助資金2.92億元,爭取金額列全省第1位;將“更大規模減稅降費”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全年落實各項減稅降費50.2億元。聚焦監管能力提升,財稅制度改革大刀闊斧。出臺《關于深化市級預算管理改革的實施意見》,優化預算管理權責配置;設立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平臺加強透明財政建設,在清華大學發布的2019市級財政透明度報告中,濱州列全國第 12 位;強化政府債務觀管控,爭取全市新增政府債務限額52.42億元,將政府債務率壓減到100%以內;爭取再融資債券39.5億,債券發行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聚焦放大資金使用效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穩步推進。變“保姆式財政”為“部門自主理財”,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基本建立,2019年市級對32個項目6.16億元資金進行重點評價,相繼出臺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意見、市級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等,形成“1+2+N” 制度框架。我市列入全國土地儲備項目預算管理試點和全省部門整體績效管理試點。
用民生換民心,民生事業投入占財政支出近八成
市財政局始終將民生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選項,不斷優化支出結構,2019年全市民生支出完成300.21億元,增長10.1%,民生支出比重達到79.4%,已確定的16項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重大民生政策補助每年增加9200萬元。在堅決守住“三保”底線的同時,集中力量、集聚資源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實驗學校南校區建成投入使用,市人民醫院西院區、市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院新院主體結構封頂,黃河大橋、主城區水環境提升工程、城區南部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等民生PPP項目有序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力度進一步加大,累計納入鄉村振興資金池內省市縣資金超33億元。加快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全市在保余額達2.13億元,列全省第4位。全力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財政扶貧投入連續四年只增不減,2019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較上年增長5%。實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持全市72個老舊小區、2688戶農村貧困戶危房和11145戶農村土坯放改造。
莫道今朝風景好,明年春色倍還人。下一步,市財政局將繼續發揚實干爭先的冠軍精神,聚焦財政管理深度改革,加大籌融資機制創新力度,夯實民生保障基礎,為“富強濱州”建設從“起勢”走向“成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