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4-02 09:56:04
搶抓機遇 實施重大戰略對接攻堅
濱州日報評論員
平臺就是舞臺,舞臺蘊含機遇。國家戰略及其集成效應,對于一個地區的發展具有先導性、引領性和全局性意義。多個國家重大戰略效應疊加、同頻共振,為濱州高質量發展帶來了重大歷史性機遇。各級要積極作為、搶抓機遇,在享受國家戰略政策紅利的同時,更加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用好“國字號”平臺,開闊發展的視野與格局,打造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掀起富強建設的新高潮。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當前,我市面臨的戰略轉型壓力空前。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等經濟結構性失衡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地煉企業整合、鋼鐵及焦化產能退出、煤炭消費壓減等政策性因素對經濟影響作用明顯;傳統產業“量大勢小”、新興產業“勢大量小”,全市經濟穩增長、保預期依然嚴峻。但我們更要看到,濱州面臨的機遇和利好也是空前的。既有疫情帶來的產業布局再調整、產業鏈供應鏈再重構、公共衛生體系和基礎設施再完善等發展倒逼機遇;也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產業再轉移機遇;更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加快國債國投等戰略對接機遇。大政方針已定,特別是要善于抓住機遇,敢于攻城拔寨,率先干起來。要搶抓戰略突破機遇,主動適應疫情對整個產業結構的深刻變化,運用“互聯網+”“工業4.0”等推進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加快向高端智造攀升、向創新驅動轉換步伐;搶抓新動能培育機遇,用好國家推進七大“新基建”項目的機遇,積極布局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進包括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新材料新能源、5G等在內的新基建項目,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能蓄力。
搶抓機遇,要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作為黃河三角洲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濱州要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科學制定《濱州市黃河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推進生態特色城市建設;繼續實施第二個十年林水會戰;大力推進沿黃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把城市品質和“幸福黃河工程”一體化提升,用好黃河元素、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走近黃河、體驗黃河,彰顯城市魅力。
搶抓機遇,要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京津冀作為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地理位置重要,資源要素集中,產業基礎雄厚,市場腹地廣闊,加快協同發展步伐,大幅度提升綜合競爭力,有利于加快形成環渤海經濟帶。濱州作為環渤海城市,要借勢借力,全面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與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平臺等優勢資源對接,大力招引京津企業、科創資源和高端人才,打造科技創新服務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摸清央企、龍頭企業的產業布局和轉移趨勢,充分挖掘我市“十強”產業比較優勢,找準融合對接的發力點。
搶抓機遇,要對接自貿區建設戰略舉措。建立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戰略舉措。山東自貿試驗區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體現了含金量滿滿的“山東機遇”。我們要加快濱州山東自貿區“協同區”建設,持續放大外向型經濟自主改革,穩中提質對外貿易,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落實外貿業務回流,穩定重點進出口貨物,開拓新產品、新市場出口,不斷加大海外展會、國際品牌申報、海外倉建設等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資服務體系,打造外商投資和項目服務的濱州品牌。
時來易失,赴機在速。實施重大戰略對接攻堅最具時效性,抓不住“窗口期”、踏不上合拍節點,改革攻堅就變得毫無意義。“時間屬于奮進者”。各級要不等不靠、勇于擔當,吃透政策、拿出舉措,順勢而為、謀勢而動、乘勢而上,借助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推動濱州發展再上新臺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