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0-12 15:22:10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2日訊 金風送爽碩果香,魚肥蝦美蟹正黃。10月12日上午,風景如畫的濱州市博興縣喬莊鎮打漁張森林公園里賓客云集、人流如織,大家歡聚一堂,隆重舉行首屆中國濱州博興喬莊白對蝦節。
自去年起,國務院將秋分時節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其宗旨就是“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堅持農民主體、政府引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展示科技強農新成果、產業發展新成就、鄉村振興新面貌。本次對蝦節的活動主題是“魚米之鄉,生態喬莊”,共分為開幕式、博興白對蝦病害防控技術交流會、博興縣農特產品展示、首屆喬莊白對蝦廚藝大賽、首屆中國博興白對蝦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論壇、喬莊白對蝦品鑒宴、博興觀光考察等七部分。
近年來,博興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業創優、農民創富、農村創美。特別是在中國漁業協會和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全面開啟淡水養殖“二次創業”,加快推動品種向高端化、服務向一體化、管控向智能化轉型,現已形成以南美白對蝦為主,美國加州鱸魚、澳洲龍蝦等特色品種齊頭并進的養殖格局。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8.5萬畝,白對蝦養殖面積達到5萬畝,其中精養池塘面積3.8萬畝,魚蝦混養面積1.2萬畝,年產值達8.6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榮獲全國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縣稱號;“博興對蝦”、“麻大湖毛蟹”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獲得中國國際現代漁業科技博覽會金獎。
二十多年來,喬莊鎮的白對蝦產業經歷了大浪淘沙、優勝劣汰,走出了一條規劃先行、產業興旺、優勢特色的產業振興路子,探索出了鄉村振興的喬莊模式。該鎮池塘精養平均畝產達到560公斤,平均畝效益在1.5萬元左右,2018年最高畝產1385公斤,規格14.5頭,單價34元,產值9.4萬元,畝效益7萬多元。涌現出榆林、鮑王、黃家3個白對蝦收入過1000萬元,譚家、蒼上、河徐、蔡寨、三合、姓黃等10個收入過500萬元的村;20個純收入過50萬元、1000個純收入過10萬元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專業戶。今年以來,該鎮率先與青島農業大學鄉村振興規劃研究院簽定合作協議,編制突出喬莊特色、可實施、能落地的鄉村振興實施方案;突出產業優勢,專門委托中國漁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為喬莊南美白對蝦產業出謀劃策,編制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對上爭取項目力度,截止目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落戶喬莊。喬莊鎮政府攜手博華農業、美高美現代漁業等龍頭企業,共同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引導形成以農民為主體、企業帶動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鄉村產業發展格局。
開幕式上,中國漁業協會為博興縣獲得“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縣”稱號授牌,為喬莊鎮獲得“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鎮”稱號授牌;山東農業大學在喬莊鎮掛牌成立特色產業基地、分布式服務站、綜合服務示范基地;博興縣成立山東千乘產業技術研究院,并在喬莊鎮掛牌成立漁業產業分院;發布了《喬莊鎮白對蝦產業發展規劃》;表彰獎勵了為喬莊鎮白對蝦養殖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十大人物及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鄉土人才。
據悉,中國博興喬莊白對蝦節由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中國漁業協會、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中共博興縣委、博興縣人民政府主辦,博興縣農業農村局、博興縣文化旅游局、博興縣漁業服務中心、喬莊鎮人民政府、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承辦。舉辦此次活動,對增強“喬莊白對蝦”品牌效應,推進博興特別是喬莊漁業品牌提升,推動博興打造中國特色漁業之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呂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