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8-07-16 08:43:07
“解放思想擔當作為,干事創業敢為人先”系列評論之三
必須大力提升營商環境這個核心競爭力
市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濱州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提出,把營商環境作為核心競爭力、最強生產力。各級要按照會議的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更高站位,對標更高水平,主動找差距、覓不足,努力打通“堵點”、破解“痛點”,優化政務、市場、法治和要素、社會環境,盡快補齊短板,推動濱州營商環境大提升,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復雜的生態系統,既是重要的軟實力,更是一個地方的核心競爭力。一個地方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成長發展的土壤,是吸引企業集聚的平臺。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背后其實是營商環境的差距,短板是缺乏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我國一些發達地區經濟發展之所以能夠領先其他地區,主要是企業或投資者受當地營商環境吸引,愿意去投資、去創業,從而出現了市場主體活躍、投資旺盛、創新富有活力的良好局面。
我市一直高度重視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優化,曾先后出臺了不少文件,采取了很多舉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認的是,受思想觀念滯后、體制機制不暢、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優、新動能成長不快等因素制約,與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我們的營商環境還有很大的差距,還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當前,我市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諸多矛盾疊加、各類風險集聚,環境污染嚴重、風險隱患過大、企業大而不強、創新能力不足、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等問題突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面向未來發展,我們要贏得主動、取得優勢,必須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打造新的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優化營商環境,要牽住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政府甘當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工作運行機制不改革,再好的思路、舉措也沒有用,再好的方案也實施不了。目前看,我們在體制機制方面最大的問題就是權責不清晰、部門協同阻力大、簡政放權不到位,嚴重影響了營商環境。必須結合機構改革,找準癥結、徹底梳理,實現機制創新、流程再造。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以“一次辦好”改革為統領,加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和大數據開發利用,全面推行“五個一”集成服務改革,公布“一次辦好”事項清單,推動實現“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以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施工許可為突破口,全面推進“3540”專項改革,努力構建起權責一致、協調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優化營商環境,要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各級要全面融入、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培育壯大本土跨國公司。切實發揮開發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作用,推動用人、市場運營等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支持復制自由貿易區成熟經驗,實現資源集聚、產業提升、高效發展。培育外貿新模式、新業態,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積極開拓海外新興市場。嚴格執行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組織開展“外商投資環境提升年”系列活動,引導企業對接世界500強、央企,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
優化營商環境,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要深入推進“千名干部聯千企”活動,落實重點企業包保責任,實施企業家“暖心工程”,支持企業家探索創新,維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建立營商環境監督評價機制、投訴舉報平臺和以信用承諾、信用公示、失信聯合懲戒為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加大影響和破壞營商環境行為整治力度,強化營商環境問責懲戒,敢于動真碰硬,堅持久久為功,讓濱州真正成為各類要素集聚的洼地和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的樂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