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8-06-04 15:56:06
濱州市科技館積極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和“助推器”作用,常設展廳面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堅持優質服務、高效服務、公益服務,在運行管理、展教服務、青少年科普、展品維護等方面快速成熟發展,受到社會普遍贊譽和一致好評。2017年,該館先后獲得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濱州市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2017年2月,市科技館舉辦“歡樂科普鬧元宵”系列活動。
以考核為抓手,發揮科普平臺作用,服務公眾科學素質提升
2017年,該館立足“常展常新、展教并重”,緊扣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總體要求,以績效考核為“風向標”,努力探索創建具有濱州特色的展覽教育工作新模式,全面推進濱州基礎科普平臺建設,科學傳播效能顯著提升。
探索開展特色科普教育活動。該館策劃推出了“神奇的靜電”“錯覺世界”“神秘消失的信”等主題科普活動。“十一”國慶、中秋節期間,科技輔導員們精心組織策劃、自編自導自演了《柳暗花明》科普劇、《多彩的“水”世界》科學實驗、《奧林匹克號》科普講堂等活動,其中,《柳暗花明》是該館首部科普劇,參演人員全部為該館科技輔導員。
發揮科普宣傳平臺作用。9月16日,市科協舉辦的2017年全國科普日濱州市主場活動啟動儀式在科技館舉行。同時,舉行了《身邊的科學(2017版)》圖書和科技館宣傳片——《科技之光》首發式。科普日期間,開展了科技館主題日聯合行動。“崇尚科學破除愚昧”大型科普圖片展向公眾開放。
開展校園科普活動。該館積極配合市科協開展了“科普書籍進校園”活動,先后與濱州職業學院、濱州技術學院、北鎮中學、濱城區第八中學和行知中學等學校聯合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助力北鎮中學首屆科技節,邀請著名科學家、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陳賀能教授為同學們作了題為《贏在創新》的科普報告。市科技館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17年10月,市科技館科普劇首秀取得成功。
以考核為導向,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搭建活動平臺
該館注重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堅持以考核標準衡量每一項工作內容,以績效考核為“催化劑”,帶動工作創新、推動工作提升。
該館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以活動為載體,扎實推進科技教育在青少年教育體系中的作用,促進青少年接受各種科技文化知識的熏陶,讓青少年從小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培養青少年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大力提高全市青少年科學素質。承辦了主題為“智能創意無限 科技魅力濱州”的2017年濱州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和第32屆濱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去年11月14日至15日,組織開展“2017年山東省青少年科普報告希望行、百校行活動走進濱州”活動。同時,還組織參加山東省智能汽車競速和拼裝賽、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全國RoboCom青少年挑戰賽、世界教育機器人大賽(WER)和Robot Challenge國際機器人挑戰賽等各類科技大賽活動。
以考核為基礎,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助推科技館自身建設
該館通過多項考核舉措,強黨建,促發展,亮身份,作表率,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引領普通干部職工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建設國內一流科技館奠定堅實的基礎。
強化基層基礎,培育高素質的黨員隊伍。該館成立了黨支部,先后建立完善了支部工作制度,夯實工作基礎。開展了“黨員基本信息確認簽字”活動,每月按照規定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承辦了“深化科協改革提高科學素質慶‘七一’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深入開展“亮黨員身份、比優質服務、樹窗口形象”活動,營造干部職工“向黨員看齊,永遠跟黨走”的環境氛圍,逐步形成以黨員為引領、干部職工為主體、科普志愿者為補充的工作格局。
同時,該館開展了“揚帆2017,拼搏再創佳績”系列活動,建立“名牌”志愿服務站,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建立300余人的志愿服務“儲備庫”;健全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打造安全場館。
今年,市科技館將繼續發揮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不斷夯實自身建設、創新工作思路、服務社會公眾,助力我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為提高公民科學素質作出更大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