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8-05-09 07:53:05
自2008年實施林水會戰10年以來,我市水利工作突出抓好供水保障、推進水生態建設、強化水利改革管理,全力做好節水增效、飲水提升、蓄水增容、清河護水、生態保水、改革管水“六大民生水利工程”,有效提升了水利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水平,建成了現代水利公共服務體系。
2008至2013年,按照全市林水會戰第一個五個年規劃,我市主要對“八河九渠”,即黃河、小清河、徒駭河等八條境內主要河道和簸箕李、白龍灣、小開河等九條主要干渠進行了綜合治理。2013年之后實施的林水會戰第二個五年規劃,水利建設集中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小農水重點縣、市級“四位一體”標準化方田、低洼易澇地塊治理、河道(水庫)蓄水、骨干溝渠清淤及路域水系治理等重點工程,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全面提高了水資源供給、水災害防御和水生態保護三大安全保障能力。2017年以來,水利建設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按照“耕地灌區化、灌區節水化、節水長效化”的標準,著力實現農田灌溉由大水漫灌向高效節水和水肥一體化轉變,農村供水由面上覆蓋向規模化提升轉變,河道水系由傳統清淤整治向生態化綜合治理轉變,工程建設由“以建為主”向“建管并重”轉變。
2017年,聚焦“提檔升級”和成功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市重點水利工程扎實推進,灌區工程實施了小開河和簸箕李灌區年度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資3465萬元,大大提升了灌區引水、輸水能力;節水灌溉工程完成小農水重點縣年度工程總投資1.35億元,新增高標準農田12萬畝,完成小型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面積22.8萬畝;徒駭河廿里堡閘工程全面開工,累計完成投資980萬元,將于2018年主汛期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及其附屬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累計完成投資31.76億元。飲水安全工程完成濱城區2016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2000萬元,受益人口18萬人,完成鄒平山區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資金1700萬元;推進無棣縣水廠和管網提升改造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出廠水水質達到直飲水標準,受益人口22.4萬人;累計投資800余萬元完成全市城鄉供水水質檢測中心建設高精密設備安裝,順利完成42項生活飲用水、29項地表水的CMA認證,檢測水平持續提升。
全市水生態建設和水利改革管理順利推進。目前,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累計完成重點任務100項,亮點示范項目12項;城區水系連通工程實現“清水入河、入湖、入城”建設管理目標,北環河、南環河、西沙河、新立河、張肖堂干渠等城區河道治理相繼完成,城區水系持續改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成73萬畝。河長制工作全市共公布河湖498條、河長6140名,設立河長公示牌2745塊、落實河管員2749名,“清河行動”累計排查違法事項2620處,違法面積2353萬平方米。
實施民生水利工程,疏浚了美麗濱州的“血脈”。實施“林水會戰”以來,我市新增和恢復蓄水能力3.17億立方米,完成各類水利工程6571項,清淤疏浚河道、渠道14500余公里,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293.6萬畝,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346.7平方公里,解決了182.6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全市水系的脈絡框架得到進一步優化升級,“大水網”的架構基本形成,推動我市由“水瓶頸”向“水支撐”的根本性轉變。配合農業開發、小農水工程、市級方田建設、易澇洼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全市有300多萬畝農田變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水成系、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方田,100多萬畝鹽堿荒灘變成了充滿生機的綠洲。方田建設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項目區的農田灌溉周期由原來10天縮短到3-5天,灌溉成本由原來的每畝次30-35元降到每畝次15元左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