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電視臺
2017-10-06 13:02:10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曾是大部分村莊的真實寫照。為改變這一狀況,近幾年,濱州市依托文化、資源優勢,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讓“美麗鄉村”有“顏值”更有“氣質”。
沾化區郭王村種糧把式郭老漢正在自家田地里收獲玉米,說起村里的變化,他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我們,以前道上光泥水,坑坑挖挖的,如今路也修好了,修的廣場,人們晚上也跳廣場舞。
郭王村是市農機局選派第一書記趙國宏的幫扶村,在兩年的幫扶工作中,趙國宏立足郭王村的實際情況,把抓“五有保障”與農村扶貧開發、生態文明村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服務群眾、行動上服務群眾。市農機局派駐郭王村“第一書記” 趙國宏說:本著立長遠,深打算等方面,幫助群眾脫貧致富,通過這兩年時間,群眾生活水平有明顯提高,村容村貌有明顯變化,村內道路硬化3720米,村內綠化投入44多萬元。
為徹底改變農村“臟、亂、差”的面貌,讓全市農村群眾有一個舒適、干凈、文明的生活環境,
自2013年開始,濱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重大決策部署,三年來累計投入資金80多億元,完成村莊硬化4505個、1.5萬公里,完成村莊凈化5240個,村莊美化4973個,全市所有村莊實現“三化”建設全覆蓋。
濱州市的鄒平縣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不斷完善村鎮公共服務設施、整治環境衛生,完善長效管理,旨在讓鄉村的“美麗”更加持久。作為鄒平縣2017年唯一一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項目,焦橋鎮后三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涉及村莊綠化、美化、亮化,排水溝改造,文體廣場修建等工程,最終打造成以大棚種植業為主的特色農業旅游區,以及包含“鄉親、鄉情、鄉愁”的特色主題文化旅游景區。
焦橋鎮2017年美麗鄉村建設共涉及6個行政村,包括1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5個鄉村連片治理村。這個鎮根據各村的基礎條件、區域位置等因素,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不斷完善村鎮公共服務設施、整治環境衛生,完善長效管理,讓鄉村的“美麗”更加持久。
為讓村民更自覺、更主動地投入、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焦橋鎮根據村莊產業特色打造特色產業型,依托深厚獨特的文化底蘊打造文化保護型,依托社區文化打造社區服務型,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讓“美麗鄉村”有“顏值”更有“氣質”。
截至目前,全鎮共有22個村啟動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鎮政府制定了獎補政策,將按照各村實際投入的50%進行獎補,力爭用兩年的時間,實現全鎮美麗鄉村建設的全覆蓋。
在實現環境綜合整治“三化”的基礎上,按照全省加快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的統一部署,市委、市政府決定,從2016年開始,全市村莊轉入到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的新階段,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提檔升級。
經過不懈努力,2016年全市美麗鄉村覆蓋率達59.8%,高居全省第二位。
往日農村道路泥濘、垃圾成堆、污水橫流、殘垣斷壁的臟亂差現象得到根本杜絕,取而代之的是路平地凈、綠樹環繞、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農村新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