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8-24 10:17:08
濱州日報·濱州網8月24日訊 累計投資6000萬元建設標準化足球場地27個,人造草坪足球場覆蓋率達77%;全區40所城鄉中小學校,校校開設足球課程,班班組建足球隊,全面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全區組建195個足球社團,參與足球訓練活動學生達1.8萬余人……透過一組組數據,折射出濱城區在校園足球特色活動開展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增強中小學生體質,堅持以足球教育為切入點,著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打造出校園足球的濱城品牌和特色。”濱城區委書記張寶亮說。
為加快推進校園足球工作的深入開展,濱城區將其作為一項重點課題,并列入政府工作報告。目前,濱城區擁有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9所,市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5所,足球進校園活動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成為綠茵場上的靚麗名片。
破解“瓶頸” 整合“資源”
九個教學聯盟架起城鄉學校資源共享橋梁
場地和器材,作為足球訓練必不可少的硬件,也是擺在各學校面前的一道難題。為搭建寬裕的足球訓練場地,北城受田小學將大足球場進行了“改造”,安裝了4個中等足球門,劃分為兩個小足球場,每當足球課或課外活動、大課間活動時間,一個大足球場可滿足4支球隊的訓練。同時購置了50個便攜式移動小足球門。“只要移動足球門一放,就是一個射準的訓練場地,不受空間限制,既便捷又實用。”濱城區教育局體育教研員吳紹軍介紹。
北城受田小學校長張希順對校園場地的利用和設計,有著更好的規劃。“在充分挖掘校園內硬化的空地資源的基礎上,依據空間場地特點,將樓前樓后和道路進行區域劃分,框出顛球區,分出帶球繞桿區,將其作為技能訓練場地,來滿足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興趣和訓練需求。”
濱城區創新實行校校間的“結對聯盟”,將40所城鄉中小學校分成9個教學聯盟,城區學校與鄉鎮學校搭配組團。“教學聯盟學校成員之間,足球師資隊伍可以相互交流授課,由專業教師到不同學校進行現場指導課堂教學,實現師資共享;同時,還可發揮各學校間的場地資源優勢,組織不同學校校隊到有足球場地學校開展比賽聯誼活動,解決個別學校無足球場地的問題,實現場地共享,優勢互補。”濱城區教育局局長劉岳說。
因校而異、因場地而異,濱城區靈活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打造更加寬松的活動空間,讓校園的每一米空地,都變成學生進行足球訓練的快樂場地。目前,濱城區組建足球校隊296支,校隊普及率達到100%。
內“育”培訓 外“聯”結對
擴充師資力量助推校園足球活動縱深發展
“在校學生,每周不少于2小時足球活動時間,全校學生不少于50%參加校園足球活動,學生足球知識知曉率達到100%,每周每班一節體育課用于足球教學……”這是濱城區《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學校評估細則》中關于教學訓練的幾項要求。
教師隊伍的水平決定著校園足球課程的實施水平和校園足球訓練的質量。濱城區面向全區所有中小學校,走出了內“育”培訓、外“聯”結對,多元化發展的路子,破解師資“瓶頸”,滿足學校、學生對足球教師的需求。
為提升全區體育教師的足球訓練水平,濱城區抽調足球骨干教師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校園足球活動業務指導委員會,負責統籌組織全區校園足球活動,加強對校園足球工作的專業指導。同時,濱城區聯合濱州學院體育系,邀請足球專業教授對全區64名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了專項培訓。同時,依托國足培訓指標,積極推薦優秀足球教師、裁判員參加國家、省、市培訓、比賽工作。進而充分發揮學校骨干足球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挖掘各校內有足球愛好的其他學科教師參與學生的課外活動,指導興趣小組和班級足球隊的訓練,滿足校園足球教學的需求。截至目前,濱城區共有20人次參加國家級培訓,163人次參加市級培訓,120人次參加區級培訓。
在“激活”校內教師資源的同時,濱城區也充分調動各學校的主動性,不斷整合社會足球資源,將社會上具有專業足球技能人員、足球專業團隊請進校園,給學生傳授技藝,來提升學生的技能和水平,這已經成為濱城區壯大師資隊伍的另一條渠道。部分學校還與濱州學院體育系聯合,將學校作為高校的足球教學實踐基地,高校的專業教師與專業大學生利用見習、實習時間,走進校園進行指導。通過與高校、社會足球組織聯姻,濱城區走出了一條推動校園足球活動向縱深發展的路子。
社會聯動 創新活動
足球文化扎根校園給孩子帶來智慧和力量
專門聘請中國女足隊長吳海燕、濱州籍中超球員李建濱擔任足球形象大使;15所學校與飛揚八零足球隊、濱州市足球協會等社會足球組織開展“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動……濱城區把發展校園足球運動與扮靚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提高市民文明素養、推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相結合。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構建起“以球育德、以球促智、以球健體、以球修美、以球益教”的發展格局。
在校園的足球展覽館、體驗館、博物館里,孩子可以制作球服、隊旗、足球模型、足球壁報;在體育課、大課間時間,全區各學校每個年級分別組織“校園足球榜·榜上有名”活動,設立校園足球榜,學生可隨時提出申請,挑戰刷新記錄。在課堂上,各中小學校都編印了適合自己學校特點的足球課堂教學教材,融入更多戰略戰術的教學方法。“比起以往的教材比,這些新版教材更有進度、有計劃,教學內容更具體、更詳細、更具操作性。”濱城區清怡小學校長徐金青介紹說。
據介紹,濱城區各學校在組織班級聯賽的基礎上,選拔優秀學生組成校隊,參加校級、區級聯賽。目前,濱城區已成功舉辦兩屆區級校園足球聯賽。濱城區學校代表隊先后獲得國家邀請賽金牌、銀牌各2枚;在山東省大中小學體育聯賽足球比賽中獲得第三名,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賽山東省選拔賽中獲得第四名;在市級聯賽獲得小組冠軍6次。
“下一步,我們將全力以赴做好校園足球‘文章’,繼續加大足球進校園工作的投入力度,健全完善校園足球科學管理體系,扎實開展更加有特色的校園足球活動,努力開創全區校園足球工作的新局面,打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的靚麗名片。”談到校園足球工作,濱城區區長張瑞杰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