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網
2017-06-13 10:59:06
本報6月11日訊(記者 郗運紅 通訊員 曹修群) 2017年6月10日即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營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傳承與保護非遺文化。由濱州市文廣新局主辦;濱州市文化館、濱州市非遺中心承辦;濱州市美術館協辦的慶祝全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啟動儀式暨“美在民間永不朽﹒濱州民間剪紙藝術大展”開幕式在濱州市文化館舉行。
2016年9月,國務院批復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為慶祝全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濱州市文化館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同時,邀請多位代表性傳承人齊聚濱州市文化館,從文獻中、圖片里“走”到市民眼前,讓市民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全方位感受文化遺產的活力和魅力。
活動包含:美在民間永不朽˙濱州民間剪紙藝術大展暨杜秀貞、吳鴻禧作品收藏展。向全社會展示近年來濱州民間剪紙在挖掘、整理、收藏、傳承發展過程中的成果,共展出以杜秀貞、吳鴻禧、王德榮、蘭福梅、劉根英以及蘭福梅復制的部分老一輩民間剪紙藝人趙恒英、趙秋春等百余幅代表性作品。這些作品始終以傳承歷史文化為己任,作品極具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通過此次展覽讓全社會對濱州民間剪紙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必將提升對保護和傳承來自民間的寶貴文化遺產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啟動儀式上進行了鑼鼓經、傳統戲法、傳統武術、雙管樂等非遺項目展演,這些項目具有鮮明的地域和民族特征,不僅全面展示了濱州市豐富多彩的非遺資源。
同時,市文化館設立了非遺傳習區,6月10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現場,濱州民間剪紙傳承人蘭福梅向孩子們傳授剪紙技藝、講授剪紙知識。同時,傳習區也承擔著售賣、宣傳展示等功能。
此外,由濱州市文物局舉辦的“文化遺產走進公眾——山東省十大考古發現圖片展”共53塊展板,分為綜述、山東文物資源概況、考古工作科普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圖片展等4部分,以具有轟動效應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考古項目為依托,采取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進農村和進軍營展覽的方式,圖文并茂的展現我省重要考古成果和近年來文化遺產保護取得的重要成果,宣傳考古知識和文物保護法律法規,普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知識,“讓文物活起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