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5-16 09:37:05
濱州日報5月15日訊 日前,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議提出了今年我市衛生計生工作的總體思路。按照會議要求,市衛生計生委印發了《2017年全市衛生計生工作要點》,包括全面啟動健康濱州建設、全面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深化計劃生育轉型、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以預防為主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振興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升綜合監督水平、堅持全面從嚴治黨10大項40小項工作要點。
“大健康”“大衛生”概念融入市公共政策制定實施全過程
健康濱州建設的立足點,是把“以促進健康為中心”的“大健康”、“大衛生”概念融入到市公共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加快健康濱州規劃編制,持續做好健康促進工作,大力普及健康教育,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工程,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突出抓好健康扶貧惠民工程。
為此,我市組織專家團隊,編制《健康濱州2030規劃》和《健康濱州“十三五”行動方案》,籌備召開全市衛生與健康大會。以規劃為引領,以行動方案為抓手,加快推進健康濱州建設。
以濱城、無棣、鄒平3個省級健康促進示范縣的創建工作為契機,結合健康教育“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突出預防保健,倡導控煙、控酒,減鹽、減油、減糖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同時,我市啟動青春健康工作,努力培訓認證一批省級師資隊伍,打造一批省級青春健康俱樂部。開展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細胞”工程,省級示范縣各類“健康細胞”達到同行業單位總數的30%以上。
“互聯網+健康醫療”工程快速推進。年內基本搭建起平臺基礎框架,實現衛生計生信息專網與各級各類衛生計生機構互聯互通。推動基層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在醫療衛生機構的部署應用,有效共享電子病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等信息。建設全市居民就醫“一卡通”系統,初步實現基于平臺的預約掛號、手機APP應用、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惠民服務。
識別國家、省標準新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做好患病貧困人口識別幫扶工作。繼續做好“先診療后結算”“兩免兩減半”“五減免”等便民惠民政策落實,認真落實《濱州市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暫行辦法》,落實減免優惠政策、建設“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及時結算窗口,保障政策落地見效。全力做好貧困患者大病分類救治工作,確保年底前全部完成救治任務。
年底實施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技術)不少于100個
去年6月30日零時起,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今年,我市完善公立醫院改革評價機制,組織開展改革“回頭看”活動,調整充實全市醫改領導機構及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組成機構,完善公立醫院長效補償機制,探索出臺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薪酬制度等配套政策,調整理順醫療服務價格。
堅持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統籌協調政府辦醫職能。所有公立醫院開展理事會、管理層、監事會等組織架構的籌建工作,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確保6月底前全部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按照新的體制機制運行。落實公立醫院在人員招聘、崗位設置、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法人自主權,提高醫院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落實用藥管理、處方點評等制度。力爭年底公立醫院藥占比控制在合理區間,醫藥費用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加快推行臨床路徑管理下按病種付費方式改革,年底實施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技術)不少于100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達到公立醫院出院病例數的30%以上。
因地制宜推廣城市緊密型醫聯體、縣域醫共體等模式,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打造“五位一體”的遠程會診中心,積極推動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遠程會診、病理診斷、遠程培訓等服務。加強與醫保政策銜接,引導二級以上醫院向下轉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三級醫院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復診和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門診,門診總量增幅同比下降10%以上;由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醫療機構轉診人數增長10%以上。建立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年底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在管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簽約服務實現全覆蓋。
7縣區婦幼保健院新擴建項目年內全部開工
各級衛生計生部門通過落實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全面推行網上辦證,實行全程代辦制和特殊情況個人承諾制,優化再生育審批。加強出生人口信息管理,強化日常工作監控,加強形勢研判和風險評估,鼓勵群眾按政策生育,確保“全面二孩”政策的穩步實施。
注重實施婦幼健康保障工程,加快推進婦幼保健院規劃與建設。年內7縣區新擴建項目全部開工,力爭建成婦幼保健機構2家,增加產科、兒科、新生兒科床位500張、醫護人員500人,改善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基礎設施條件;按照建設標準,年內縣級均建成1所危急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1所危急重癥新生兒救治中心,保障母嬰安全。推行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一站式”服務,婚前醫學檢查率達到65%以上。啟動免費產前篩查項目,建立市級產前診斷中心,完善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體系。
出生人口性別比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去年我市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5,同比下降4.2個百分點,今年衛生計生部門將加強禁止“兩非”規定宣傳,深入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加強與公安、藥監、工商等部門配合聯動,嚴查嚴懲“兩非”違法行為,公開曝光典型案件,建立違法機構和人員失信懲戒機制,保持長期打擊“兩非”的高壓態勢。對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或工作不力的縣(區)實行重點督導。
針對流動人口、返鄉農民工和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的不同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懷關愛活動。積極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均等化服務,加強流入、流出地溝通和服務銜接,促進服務管理工作落實。創優計劃生育服務平臺建設,實施“互聯網+藥具”項目,創新避孕藥具發放、采購、配送新方式,提高資源利用和服務管理效能。
新聞鏈接:
濱州市衛生計生系統13項重點工作
1、組織專家團隊編制《健康濱州2030規劃》和《健康濱州“十三五”行動方案》,籌備召開全市衛生與健康大會。各縣區上半年啟動健康縣區2030規劃和“十三五”規劃,年內出臺相關政策性文件。
2、開展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細胞”工程。省級示范縣各類“健康細胞”達到同行業單位總數的30%以上。
3、全力做好貧困患者大病分類救治工作,確保年底前100%完成救治任務。
4、加快推行臨床路徑管理下按病種付費方式改革,年底實施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技術)不少于100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達到公立醫院出院病例數的30%以上。
5、建立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年底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在管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簽約服務實現全覆蓋。
6、年底前基層衛生計生機構人員、服務等整合率達到100%。
7、實施婦幼健康保障工程,年內7縣區新擴建項目全部開工,力爭建成婦幼保健機構2家,增加產科、兒科、新生兒科床位500張、醫護人員500人。年內縣級均建成1所危急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1所危急重癥新生兒救治中心。
8、“三院一中心”全部開工。按照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標準新建市人民醫院西院區,年內完成投資1億元,按照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的標準新建市中醫醫院,年內完成投資0.5億元,按照國家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醫院的標準新建市婦幼保健院,年內完成投資1.35億元。
9、濱城區、沾化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鄒平縣6縣區用2—3年的時間新建、改擴建8.73多萬平方米的婦幼保健機構門診、醫技、病房樓等業務用房,年內完成投資1.14億元。
10、健全基層醫療衛生網格化服務體系,力爭年內消除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空白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達標率達30%以上。
11、在全市二、三級醫院中擇優建設30個市級領先臨床專科群體,年底完成全市100個以上市級臨床領先專科的建設目標。
12、啟動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全面完成7個中心衛生院國醫堂和14個中醫館項目建設任務。
13、深入推進全市中醫優勢病種收費方式改革,推開第二批試點病種改革,采用中醫優勢技術診療的病例數提高30%以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