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7-05-04 16:47:05
市博物館以“人文、綠色、開放、共享”為建館理念,在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中不斷自強筋骨,凝聚前行力量。目前,一座全面見證濱州人文歷史、富有濱州地域特色的現代化博物館已初見雛形。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強化學習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素質能力
市博物館認真抓好績效考核工作,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2016年,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定完善了《濱州市博物館黨風廉政建設風險點防控責任清單》等7項黨建規章制度和11項運行管理制度。為保證制度有效落實,促進學習教育常態化,該館一年來進行了23次集中學習、5次專題討論、6次黨史培訓,全館黨員共寫出5萬余字學習筆記。通過落實制度經常抓、抓經常、抓第一責任人,市博物館做到了制度落實有部署、有檢查、有考核,確保落實扎實有效。
市博物館扎實落實財務公開、重大事項公開制度,館財務狀況半年一公開,“三重一大”事項都征求廣大干部職工的意見,堅持事事公開、公正、透明。
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市博物館制定了培訓計劃,增強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并多次走出去考察觀摩,學習先進做法。先后舉辦了“四千年前濱州史前人類的生活、藝術與信仰”專題講座、“文物(書畫)庫房的管理”專題學習視頻、“道德教育,黨史先行——在抗戰中發展壯大的中國共產黨”專題講座、“故宮變遷史”專題視頻、“海昏侯劉賀王帝侯的起伏人生”專題講座等系列學習活動,增強了館內人員的相關知識與業務技能。在廣泛考察學習市內外其他博物館陳展設計經驗與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組織新晉人員深入惠民、無棣、博興等基層文保單位、遺址進行實地考察學習、現場實踐培訓,學習到了相關業務開展的知識與承辦展覽的經驗。
利用特有文化文物資源辦展覽,一年累計參觀人數達6萬余人次
博物館是人們了解文物知識和歷史的重要窗口。按照“突出主業、搞好宣傳、抓出特色”的原則,市博物館圍繞主展廳的投用,利用特有的文化、文物資源舉辦系列展覽和學術交流活動,讓人們逐步了解文物、了解濱州歷史。2016年全年進館參觀人數累計6萬余人次,市民與博物館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零距離接觸。
市博物館結合重大節日與濱州地域特色辦展覽,并發揮社會教育職能搞系列活動。2016年春節期間推出“銘記歷史·開創未來”——山東抗日戰爭主題展和“藝術與生態”——中國海瓷藝術展、“5·18國際博物館日”推出了“古風逸品·翰墨丹青——魏晉至宋元繪畫名品展”、7月推出“在抗戰中發展壯大的中國共產黨”專題圖片展、10月推出“我們身邊的歷史文化遺產”圖片展覽。年內,還推出了“慶‘兩會’——代表委員瓷繪活動”等共計8次市民互動體驗活動,最大人流量一天達4000人次。
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保證文物萬無一失
在開展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工作中,市博物館建立了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館長總負責,部室主任具體抓,全員定任務的責任體系,層層簽訂安全保衛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安全責任制,進一步明確了各崗位安全工作職責,把安全管理工作目標分解到各部門,責任落實到人。
今年,市博物館將提供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為群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精品展覽;做好“魯北民間刺繡”藝術展、“我們身邊的歷史文化遺產”圖片展走進學校和社區系列活動,讓廣大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年內實現二樓濱州歷史文化陳列展廳試運行并免費對外開放,進一步完善博物館整體服務功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