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3-07 14:56:03
編者按:近年來,濱州市海洋與漁業經濟和事業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2016年,濱州市實現漁業總產值135億元,海洋經濟總產值550億元,漁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突破1.9萬元。隨著北海開發建設的加快,濱州市海洋與漁業發展迎來了新挑戰、新要求、新目標,今日起,本報開設《海上濱州》欄目,并在濱州網同步刊發相關新聞,積極宣傳全市海洋與漁業工作取得的新成效,進一步交流經驗、推進工作。
濱州日報·濱州網3月7日訊 近日,濱州市灘涂海洋牧場建設研討會在市海洋與漁業局召開。泰山學者、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楊紅生攜專家組參加會議,并對濱州市灘涂海洋牧場建設項目進行技術指導。
會議主要針對濱州市貝類資源的發展方向展開,專家組聽取了我市貝類資源狀況以及貝類濱州綜合試驗站建設情況的介紹,并就下一步海洋牧場的建設提出建議。楊紅生說,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海洋牧場的建設是一次產業的飛躍,將灘涂環境的保護、資源的修復、產品的生產以及休閑漁業等進行了有機結合,具備生態優先、陸海統籌、三產貫通、創新跨越等新特點。濱州要構建更加現代化的灘涂型海洋牧場,要堅持原創驅動、技術先導、工程示范的原則,從工程化、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四個方面發力,力爭把濱州海洋牧場打造成山東乃至國內灘涂型海洋牧場的范例。
據資源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黃河三角洲沿海有軟體動物20余種,其中具有較高經濟價值、資源量較高的有毛蚶、文蛤、四角蛤蜊、光滑河藍蛤、竹蟶、扁玉螺、脈紅螺等種類,為貝類增養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種質資源。2015年,濱州市貝類增養殖產量就達16.28萬噸,其中灘涂貝類占到98%以上,提供了全市三分之一的水產品需求。而濱州市灘涂貝類產量占到山東省的10.39%,其中,蛤類產量14.54萬噸,占全省的10.59%,螺類產量0.51萬噸,占全省的22.57%,蚶類產量0.17萬噸,占全省的11.41%。2015年以來,我市還陸續引進了單體三倍體牡蠣、扇貝等新品種,豐富了貝類產業發展內涵。
據了解,濱州市“海洋牧場”的重點項目,也是濱州市首個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濱州正海底播型海洋牧場”的建設,已納入全省“海上糧倉”建設發展計劃,并得到重點支持。目前,完成了首期海洋牧場監控室、在線監測系統平臺、貝類研究所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確保貝類資源有效生長,市海洋與漁業部門在無棣貝類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基礎上,又成立了無棣貝類研究所,并與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并聘請5位貝類專家指導推進海洋牧場建設,為科學建設貝類底播海洋牧場提供技術支撐。
為推進濱州市底播型海洋牧場建設,市海洋與漁業局與無棣海旺貝類增養殖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了文蛤底播增殖放流。投放文蛤苗種11800公斤,底播面積220余畝。配合省海洋與漁業廳派駐扶貧村第一書記,在無棣大口河開展文蛤底播增殖放流,先后投放文蛤苗種8200公斤。2017年1月14日,市海洋與漁業局成立了“濱州海洋漁業”創新團隊,包括蝦蟹類、貝類、刺參、魚類4個創新團隊,有效提升了濱州海洋與漁業創新能力,充實了濱州各創新團隊力量。
據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所長孫同秋介紹,下一步,濱州將積極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實施項目對接,特別是在海洋牧場建設方面展開合作,選擇好的苗種,抓好項目建設,驅動產業發展,充分利用好國家和省級的各項支持政策,把海洋牧場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記者 張康 通訊員 鄭述河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