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1日訊 在普通人眼里,法官是一個神圣而崇高的職業,他們一直走在守護司法公平正義的道路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但是在濱州市惠民縣法院石廟皂戶李法庭庭長解希軍心里,自己只是平凡崗位上的一員,恪盡職守的做自己的本職工作,真心誠意為轄區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第一件:平凡工作經得起考驗 不負韶華
受強對流天氣影響,濱州前兩天一直降雨。約好采訪解希軍法官的當天,惠民縣降雨特別大,調解中心前的馬路積水已經和路邊石持平。即使這樣,解希軍下午依然安排了兩場開庭。初次見到解希軍,他剛開完庭,滿頭的白發讓記者印象深刻,按照他的說法是好久不染發了,一笑而過。
1995年解希軍來到惠民縣法院工作,1999年開始在基層法院審理案件,26年期間審理案件8000余件,他用對法律的忠誠和正義的堅守,托舉起心中的天平。所審結的案件,無論是離婚案件、民間借貸,還是交通事故理賠案件,件件經得起考驗,面對突發情況也是積極去面對。
2008年,解希軍在惠民縣姜樓法庭工作,在一次離婚案件開庭過程中,一方突然來了20多個人,在還沒有判決的情況下要強行把孩子帶走,見此情況正在開庭的解希軍率先沖出去,迅速把法庭唯一的出口大門關閉。并呼吁大家冷靜,孩子是無辜的,這樣強行帶走孩子絕對不行。最終在解希軍的堅持下,這場突發事件和平解決,避免了一場惡性事件。
2018年深秋也是一場離婚案件,在其他同事在審理案件時,解希軍剛回到法庭,這時對面一棟13層的小高層樓頂坐著一名17、8歲的男孩,情況十分危險。見此情況解希軍一邊撥打電話尋求公安、消防的幫助,一邊走樓梯焦急的往上爬。到樓頂后,男孩說只要判父母離婚,自己就跳下去。危急時刻,解希軍、男孩舅舅、特警一起將男孩解救下來,避免了一場悲劇。“當時確實很危險,也沒有那么多想方法,就是沖上去,堅決不能出事,一定要救這個孩子” 解希軍說起來還是有些焦急。
第二件:普通案件深入調查 明辨是非
“認認真真對待每一起案件,平等地對待每一位當事人”是解希軍的工作理念。民間借貸關系著公平和雙方的財產,有的時候只看材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仔細研判和調查。解希軍對記者說有些案情特別復雜,睡覺都在想問題出在哪,這個案子該怎么判。
解希軍曾經審理過一起“舅舅起訴外甥民間借貸糾紛”,舅舅說外甥做生意,多次幫他借錢,外甥還不上時,曾代替外甥償還。經結算,外甥欠其96000元,外甥為其寫了欠條。外甥到庭后對欠條沒有意見,是自己寫的,但因筆誤9600元寫成了96000元。雙方各執一詞,爭的不可開交。
孰是孰非?這個案子困惑了解希軍好幾天,趁著晚上清靜,在辦公室加班,解希軍把雙方的證據材料鋪了一桌子,逐一分析,認真梳理,作出標記,然后分別多次詢問雙方,最終發現,舅舅對9600元怎么形成的解釋不清楚,款項來源存在前后矛盾。證人證言證實部分,證人說欠款是當時在信用社支取的,經過調查,舅舅在信用社根本沒有開戶。相反,外甥對9600元的形成原因每次陳述一致,且提供了六張對應的借條。解希軍認真制作了判決書,針對矛盾點、判決理由,展開了詳細論述。宣判后,雙方均未上訴。
現在解希軍主要負責交通事故類案件審理,對于這類案件多為賠償糾紛,如果一件件進行開庭審理。不但浪費雙方時間、精力,執行周期也比較長。為此他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在深入調研后,解希軍正在整理關于交通事故案件的司法建議,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人。
第三件:老人的事掛心間 鐵漢柔情
雖然繁忙的工作讓解希軍忙得不可開交,但每周他都會抽出半天時間回老家看看父母,與父母聊聊天,只不過不談工作。那些當事人的埋怨、謾罵、威脅,他自己承受。“跟他們說這個干啥” 解希軍說老人年齡都大了,好好生活挺好。
除去自己的父母,解希軍還有兩名年齡比較大的貧困戶需要照顧,93歲的馬大娘孤身一人、無兒無女,還好生活能自理。每次去看望解希軍都會帶一些花露水、風油精、殺蟲噴霧等日用品,幫著馬大娘打掃衛生,盡可能的幫助馬大娘。另一戶70多歲的張大爺和老伴生活能自理,不過近期雨水比較大,解希軍也是不放心,抽時間也是去看看,房子沒問題吧,生活上有啥不便嗎,有困難就說。
付出就有回報,解希軍多次被濱州市中院表彰為“辦案能手”、“人民滿意的好法官”,“優秀法官”,記“三等功”。2017年8月,解希軍榮獲司法等部門授予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優秀輔導員”稱號;2019年11月,解希軍榮獲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稱號。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履職盡責、勇于擔當奉獻、用汗水和熱血服務人民,用拳拳之心、為民情懷詮釋著對司法事業的熱愛。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