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0日訊 近年來,濱州市沾化區以“文旅”為徑,以“特色”為魂,通過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扶持傳統文化發展、打造技藝體驗館,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文化傳承+人才培養”模式,在繼承基礎上創新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力量”。
走進沾化區富國街道葫蘆烙畫文化體驗館,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火熱”場景。一群年輕人正在葫蘆烙畫手藝人龔超男的耐心指導下,手持烙畫筆,在灼燙的“滋滋聲”中,將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符號在小巧葫蘆上具象化。
葫蘆烙畫學員王輝告訴記者“我學習這個葫蘆烙畫已經半年了,通過朋友介紹,我跟老師學了葫蘆烙畫。不僅培養了我對傳統藝術的興趣,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技能,也豐富了我的人生旅程。相信以后能創作出更多的葫蘆烙畫作品。”
葫蘆烙畫是傳統民間工藝,又稱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美術品。龔超男平時喜愛畫畫,3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葫蘆烙畫,了解了其中的創作技法,便在家中不斷嘗試進行創作。
龔超男還開設起葫蘆烙畫培訓班,為感興趣的學生免費培訓烙畫技術,讓他們可以深度了解、體驗傳統技藝和文化。
沾化區富國街道城西小學學生韓銳告訴記者“每周都很期待來學烙畫,剛開始什么都不會,漸漸地對烙畫越學越癡迷了,我很喜歡葫蘆烙畫。”
對于龔超男來說,葫蘆烙畫是一項愛好,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情趣。她創作的葫蘆烙畫,有山水、花鳥、蟲魚等,題材豐富、風格各異、活靈活現、寓意美好,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喜愛。
沾化區富國街道葫蘆烙畫手藝人龔超男告訴記者“我想把這項技藝繼續發展,就組織村里的婦女來學習這個烙畫技藝,讓她們多一門手藝,有展示自己才華的地方。”
如今,前來學習烙畫的大姐們技藝不斷提升,并且有了不錯的銷路,隨著葫蘆烙畫的名氣越來越大,靠著這門手藝農村大姐也有了一份不錯的收入。
沾化區富國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齊寶軍“我們將繼續推動葫蘆烙畫的傳承與發展,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