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1日訊 歷史上,濱州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鹽場之一。在北緯38°黃金緯度,海水與淡水在這里日夜不息的交匯,形成了數量龐大的高鹽水質。古代先民煮海為鹽,不但創造了大量財富,也孕育出了一種非凡的美味——渤海灣鹽田蝦。盡管這種耐高鹽的對蝦很好吃,但相較于那些追求畝產千斤的高密度蝦池其畝產量卻不高。一畝鹽田只能產出不足百斤,存活率大約只有40%。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啊,由于堅持人放天養的模式,鹽田蝦是在接近野生的環境中自由生長的,它們每天都要與蝦虎魚、海鳥等天敵共存,經過優勝劣汰自然法則殘酷的篩選,最后存活下來的可以說都是蝦中的佼佼者。
而且自然養殖還有一個好處,高鹽水域中絕大部分細菌、寄生蟲是無法存活的,也就無需任何化學藥劑的介入。科學檢測顯示,鹽田蝦蛋白質含量較普通海蝦、淡水蝦高出至少20%,蝦青素、氨基酸及蝦肉纖維量更是2倍有余。從8月上旬至10月下旬是鹽田蝦的豐收季。這段時間里,每一位蝦勇士都承載著大海的精華與自然的饋贈,一蝦入口,Q彈鮮甜,既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也是對生命力量的深刻體驗。可以說選擇濱州生態鹽田蝦,就是選擇了一份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