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日訊 8月1日,“網聚三大戰役、賦能品質濱州”第四屆山東網絡文明周濱州主場活動啟動儀式在濱城區逸夫小學舉行。活動現場,舉行2023山東“雙百”正能量網絡精品濱州獲獎作品頒獎儀式。濱城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張惠斌為獲獎作品主創人員頒發榮譽證書。
年初,省委網信辦啟動2023年山東“雙百”正能量網絡精品評選活動。其中,由濱州市報送的作品《再見,王炳申法官!》《從“文化下鄉”到“文化在鄉”》《白衣天使 人間美好》等三件作品成功入選。
再見,王炳申法官!
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法官王炳申,終年55歲。35年的法官生涯,用生命寫下了忠誠、干凈、擔當的錚錚誓言,如同王炳申的自我要求,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好法官。文章《再見,王炳申法官!》根據王炳申同事、當事人和親友的講述進行整理。文章受到齊魯網、齊魯石敢當、山東高法等新聞媒體的轉發,社會各界對他的懷念不斷,他已成為一面旗幟,他的精神將在齊魯大地上綻放出更大光彩。
白衣天使 人間美好
白衣執甲,救死扶傷,醫護人員用他們的高超醫術和熱心服務,為人民群眾點亮了生命之光。該片立足于醫護行業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用寫實的手法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崇高敬意。正因為有了無數像他們一樣默默奉獻的人們,才為美好山東注入了無限生機和活力。醫護人員們的無私奉獻精神,總會在經意不經意間一次次感動我們,這是一部正能量滿滿的宣傳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從“文化下鄉”到“文化在鄉”
鄉村振興,文化為魂。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群眾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和更高的追求。作為“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的重要內容,“文化下鄉”也被賦予更高要求。文化留在鄉村,需要怎樣融合?入手,講述了山東從外來式“文化下鄉”到內生式“文化在鄉”,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文章閱讀量10萬+。對于如何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激發群眾對文體生活參與的積極性,營造文體生活全民參與、全面開花的生動局面進行了全面分析,著力引導各級在資源、人力、文化的深度融合中,走內生式的鄉村振興道路,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鄉村振興模式。
讓正能量成為大流量,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這是時代的深切呼喚。近年來,濱州市委網信辦圍繞“網聚三大戰役、賦能品質濱州”主線,以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和重大議題設置為統領,發揮“品質濱州”品牌作用,加強網上宣傳引導,持續做大做強網上主流思想輿論,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最美濱州篇章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輿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