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8日訊 在濱州市陽信縣流坡塢鎮種糧大戶李國英的麥田里,2臺收割機正馬力全開,穿梭在金黃的田野,一簇簇麥穗被卷入機倉,切割、剝殼、脫粒一氣呵成,一粒粒金黃的麥粒從出糧口傾瀉而下。
李國英說:“我種了100多畝地,今年鎮上給鋪設了沼液管道,小麥的長勢比去年好很多,要比去年增產每畝200到300斤。水肥一體化都是免費的,一畝地的話比之前得減少80塊錢的成本。”
目前,大多數種植戶都采用一種新方式管理農田,巧用沼液灌溉農田。
陽信縣流坡塢鎮另一位種植大戶段海燕告訴記者:“我家麥子還有兩三天就收割了,你看這籽粒飽滿,確實跟沒有沼液時不一樣,小麥發紅,籽粒均勻,都很大,沒有小粒,在顏色上就多賣二分錢。”
沼液灌溉是當前最受種植戶喜愛的一種方式,它里面有豐富的含氨基酸、水解酶類、生物活性物質、多種微量元素等成分,作為肥用在農作物種植上,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陽信縣流坡塢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高尚昆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我們一共建設了7處水肥一體化沼液還田的示范區。大約有20多個行政村能夠覆蓋到1.5萬畝左右的農田,這些所有的沼液示范田,我們的產量都能達到每畝1300到1400斤左右,預計能夠比普通澆灌的小麥每畝地能高產100到200斤。”
變廢為寶,綠色循環,汩汩流淌的褐色沼液滲到土地里,農民在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播撒著春的希望,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通訊員 許志虹 馮清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