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9日訊 11月9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身邊的變化--基本公共服務品質提升”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衛生健康委專場。邀請到濱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東,濱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江濤,濱州市衛生健康委二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李梅生,省級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鄒平市好生街道苗家村衛生室負責人張偉東,介紹市衛生健康系統提升公共服務品質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張江濤介紹,基層醫療是衛生健康事業的網底。濱州市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分為五個層面:第一層“大網”為市級衛生健康部門,職責為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制定市級基層衛生健康政策并指導縣市區落實。第二層“中網”為縣市區衛生健康部門,職責為落實基層衛生健康政策,指導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第三層“小網”為63家鄉鎮衛生院、2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職責為開展基本公共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第四層“微網”為1538家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58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承擔轄區40%的基本公衛工作量,開展基本醫療服務。第五層“觸點”為5700余名基層醫務人員、3180名鄉村醫生,直接面向群眾提供服務。五級網絡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構成全市基層衛生健康服務“金字塔”體系。
今年以來,濱州市衛生健康委貫徹落實“以基層為重點”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圍繞建體系、優服務、強隊伍,不斷提升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水平。
以健全體系為核心,持續開展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以機構提質增效為根本,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提升基層基礎設施、設備人員和業務管理水平,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首批國家基本標準全部達標的地市,國家推薦標準機構達到38家,占比居全省第3位。積極創建示范標準村衛生室,建成省、市級示范標準村衛生室84處、381處,97家中心村衛生室全部配備血液分析儀、除顫儀、心電圖機,1538家村衛生室全部配備智慧隨訪和康復理療設備。通過以評促建,基層醫療機構在功能設置、資源配備、服務能力、運行管理等軟硬件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以人才強基為引擎,打造防治管護復合型基層人才隊伍。圍繞基層醫務人員提質增量,開展了先行性、創新性舉措。開展“千名醫師下基層”活動,累計選派“業務院長”137名、名譽村醫4289個,建立名醫基層工作室109處,實現基層醫療機構幫扶全覆蓋,對基層幫扶更加精準化、常態化。開展基層專病診治規范化培訓,圍繞基層常見多發的30個病種,專家下沉、逐級培訓、梯次推進、上下貫通,市縣開展培訓48期,培養師資1400余人,培訓鄉村醫生1.71萬人次。鄉醫中專科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占比67.14%,高于省平均5.75個百分點。
以務實為民為先導,打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新高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含12類45項內容,堅持規范化、實效性并重,在穩步提升規范管理水平基礎上,逐步擴大覆蓋面,今年以來為41.98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34.85萬高血壓患者、13.79萬糖尿病患者提供分類規范健康管理,為42.15萬居民提供優質的“七個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改善提升就醫體驗,試點推進醫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圍繞“三高六病”患者一體化服務管理,71家基層機構實施標準化流程改造,2022年濱州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成績居全省第1位。
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 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濱州市衛生健康委將抓住重要戰略發展機遇,內外并重、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實施一攬子強基工程,奮力實現基層衛生健康事業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努力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獲得感、提高群眾基層就醫滿意度,當好群眾身邊的健康“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