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7日訊 今年,濱州的馬先生種植的100多畝玉米喜迎豐收,本來是件開心的事,然而玉米收完沒多久,馬先生的心情確是急轉直下。
冷庫制冷不足 3萬鮮玉米被“糟蹋”了
在今年的九月份,馬先生找了制冷公司,給自己的倉庫裝了一套制冷設備,本來想的是儲存玉米,但沒想到現在因為溫度的事兒,馬先生的心涼了半截。
馬先生說:“溫度降不下來,玉米放不進去,現在都賣也賣不了。”
馬先生告訴記者,當時購買設備時,有說明要儲存玉米,需要達到零下18攝氏度,但是現在溫度只能到零下11攝氏度,“我找他們過來看的場地,要求15匹,他們說15匹可以。之后達不到溫度,我找銷售經理,銷售經理領著我去找老總,老總說你這個機子小,鋁管兒少,所以達不到,再加上你外墻薄,是你工作人員就讓我噴這么厚,讓我達到五公分。”
在馬先生的倉庫里面存了很多的鮮玉米,但因為溫度達不到,馬先生說這些玉米都無法進行銷售了,給他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準備賣鮮食玉米,你看這里面不敢放貨了,現在放得很少,現在的玉米賣糧食都賣不了。這些玉米都不能吃了,已經脫水了,之后要準備銷毀。大約有3萬多個,有3萬多塊錢。”
馬先生說,當時是通過山東博爾智能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聯系安裝了這臺設備,那現在溫度達不到,銷售人員是怎么樣的說法呢?隨后記者聯系了銷售人員。
山東博爾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先生表示:“只要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就給他承擔,我們的問題我們也不回避,我們會絕對全力配合他,來達到他的溫度的要求。”
廠家:設備無問題 多種因素影響制冷效果
安裝了制冷設備,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溫度,當事人馬先生懷疑是制冷設備的原因,那這個事情廠家怎么說呢?記者來到了山東博爾制冷設備有限公司了解情況。
山東博爾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先生表示:“冷庫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包括很多因素,保溫也好,設備也好,以及進貨量以及儲存的方式。新鮮的玉米從田地里面采購以后,熱量很大,如果按照正常的加工工藝流程,新鮮玉米通過速凍的設備降到零下18攝氏度以后進行儲存,而不是有新鮮的玉米直接存到冷庫里面,一下子降到零下18攝氏度,這個流程是不合適的。”
山東博爾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先生說自己曾經告訴過馬先生這些影響因素,但是馬先生表示沒有。
本來能按個數賣的鮮玉米現在只能論斤賣,馬先生表示自己的損失很大,那么制冷設備到底有沒有問題?責任誰來承擔?
市場監管部門推進 雙方協商退貨
因為事情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馬先生也把情況反映給了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記者跟隨馬先生一起來到了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濱北監管所,了解一下這件事的推進情況
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濱北監管所工作人員說:“今天上午咱兩名執法人員到達他這個廠里,把馬先生的訴求跟他說了,冷庫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他們說是馬先生沒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安裝。跟他們法人通電話說馬先生很難溝通,張口就說種的苞米地讓他包產,他說這個訴求達不到。”
經過記者協調,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濱北監管所工作人員和馬先生一起再次來到了山東博爾制冷有限公司,進行現場協商。
在現場,馬先生要求退掉機器,并賠償玉米損失。
對此,山東博爾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先生表示:“如果他想退,我們可以退給他,但是他的損失我們不承擔。如果他想修,我們的設備達不到零下18攝氏度,那是我們的問題,我們把機器負責降下溫來,他如果把鮮貨放滿了,凍幾天凍下來,那是他的問題。”如果馬先生要追究損失,可以走法律程序。
經過協商,廠家答應給馬先生退掉制冷機器,對后續的損失問題,雙方將依法進行解決。
編后:在記者協調下,廠家答應月底之前退貨,那么接下來我們也會持續關注,希望問題可以順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