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 近年來,濱州市技師學院創新打造以黃河精神、紅色教育為主要內涵的校園文化,構建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紅色育人體系,創新開展“講黃河故事 育時代新人”主題實踐活動,奮力書寫黃河流域高水平技師學院建設新篇章。
強化組織保障,構建紅色教育新格局
濱州市技師學院聚焦校園文化、思政教學、課堂教學、活動實踐、服務地方、北校區建設,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開新局”。
該院開展“講黃河故事 育時代新人”主題實踐活動,成立了以學院黨委書記、院長任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專題講座等形式,在交流研討中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
強化改革創新,打造紅色教育新平臺
濱州市技師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將黃河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思政教學、課堂教學、活動實踐、服務地方、北校區建設,讓黃河精神、黃河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入師生心靈。
融入校園文化。濱州市技師學院利用宣傳陣地開設“講黃河故事 育時代新人”專題專欄,講述黃河的故事,加強黃河精神內涵外延的宣傳解讀。創新宣傳形式,拍攝快閃《未來我來》,展示黃河風景風貌、人文生態等元素,充分體現學院師生弘揚黃河精神、建設黃河流域高水平技師學院的信心和決心。
融入思政教育。濱州市技師學院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學,將黃河精神融入領導干部講思政課活動中,截至目前共開展40期,參與師生1500人次。在思政教學中設置“課前三分鐘”活動,將黃河精神、黃河沿岸的紅色故事等內容,以詩詞、成語、俗語、歌謠和歷史故事等形式融入思政課堂。開展思政課教師紅色研修活動,深挖本地紅色文化、黃河流域歷史文明、母親河文化、生態保護等元素,豐富思政課校本教學資源。
融入課堂教學。濱州市技師學院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育人主平臺作用,促進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全方位開展課程思政、“黃河文化”主題課堂暨骨干教師公開課活動,充分發揮教師教學“主力軍”作用,深挖黃河文化、黃河精神,開展課題研究,將黃河文化融入到教書育人全過程,形成教學案例手冊。
融入活動實踐。濱州市技師學院將紅色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組織師生到濱州黃河樓、渤海革命老區紀念館等地,開展紅色研學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舉辦“傳承黃河精神 勇擔初心使命”主題宣講比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講座等活動,大家結合工作談感受、說感悟,用真實、典型、鮮活的事例展現新時代黃河精神力量。成立學生紅色講解團,開展“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讀書故事分享會等活動,讓學生逐步認識黃河、熱愛黃河、保護黃河。
融入服務地方。搭建校地合作平臺,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協同發展。濱州市技師學院先后與博興縣喬莊鎮人民政府、濱盛文旅集團合作簽約,掛牌成立濱州市技師學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學基地、濱州市技師學院紅色教育基地,積極在人才培養、學科專業、社會培訓、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開展協同創新工作。開展“校地深化合作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課題研究,立項山東省職工與職業教育重點課題8個。
融入北校區建設。濱州市技師學院成立北校區校園文化建設專班,組織廣大師生到黃河樓、東營黃河文化館等地參觀學習,深入挖掘濱州地方紅色文化、紅色資源、紅色素材,打造從展示到活動,從線上到線下、從校內到校外的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育人環境。
強化督導落實,確保紅色教育新成效
濱州市技師學院堅持清單式管理、臺賬式推進這一工作方法,將紅色教育主題實踐活動按完成時間分解到具體部門,相關部門定期進行督導檢查,明確督導重點,督促各項任務目標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確?;顒尤〉脤嵭?。
濱州市技師學院將持續開展好“講黃河故事 育時代新人”主題實踐活動,在推動落實上下功夫、在內涵發展上下功夫、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讓師生在賡續和弘揚黃河精神中感受紅色文化的力量,用紅色基因滋養心靈,增強文化自信自強,為開創品質濱州建設新局面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