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2日訊 9月12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民生品質越來越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專場。邀請濱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顏波,濱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長坤,濱州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黨總支委員、副主任勞云紅,濱州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黨總支委員、副主任張勇,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提升民生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顏波介紹,2023年,濱州市人社局緊緊圍繞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落實體系,聚焦“品質之求、精明之路、擔當之行”,全力提升“民生品質”,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系等各項重點任務均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就業大局穩中有進。
濱州市人社局堅持把穩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不斷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積極構建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體系。1-8月份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5%。青年群體就業等工作先后4次在全省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以政策的強力落實,推進企業穩崗擴崗。為2.19萬家參保單位減征失業保險1.11億元。強化“濱崗貸”穩崗擴崗作用,支持企業金額達到1.4億元。開展重點企業用工監測,累計為1342家企業解決用工5.4萬余人次。以平臺的多元暢通,促進供求雙方精準匹配。以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為重點,多措并舉保障企業用工。創新實施“四季予你·就業同行”就業服務專項行動,搭建起了“線下+線上+直播”的就業服務體系,開展了“直播帶崗進百企”等10余項活動,舉辦招聘活動96場次,提供就業崗位8.6萬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萬余人次。以堅實的責任保障,兜牢重點群體就業底線。突出公益性崗位對困難群眾的就業兜底保障作用,結合冬棗、鴨梨等優勢農業產業,重點開發鄉村特色崗位,探索公益崗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徑。以服務的精準有效,提高群眾就業滿意度。創新開發濱州“就業碼”,勞動者和企業掃碼即可實現政策匹配、崗位推送、職位對接、單位篩選等全程專業化就業服務,與已經開發的濱州市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濱州市“云零工”小程序形成“三位一體”對接平臺,累計注冊用戶達20余萬,成功匹配并實現就業1.79萬人次,就業精準化、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社會保障亮點紛呈。
濱州市人社局堅持把“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作為開展社會保障工作的總遵循。截至目前,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25.75萬人,新增參保2.4萬人。社保卡持卡人數393萬人,基本實現“人手一卡”,電子社保卡簽發231.5萬張,簽發率60.58%,穩居全省前列。
人才集聚勢頭強勁。
濱州市人社局持續提升人社領域人才政策開放度、人才流動便利度、人才服務精準度,更深層次推進人才引育創新,為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提供堅強人才支撐,截至目前,全市共引進各類青年人才1.87萬人。 “靶向發力”,引才更精準。著力實施人才“三進三創”工程,舉辦第四屆濱州人才節暨山東高校濱州行活動,簽約合作項目173個,達成人才引進意向2100余人。“分類施策”,育才更多元。深入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目前全市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累計達到435家,居全省前列,新評價技能人才1.0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489人。“真金白銀”,留才更用力。印發《留學人員來濱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實施細則》,將支持項目范圍擴大至擬來濱注冊企業的留學人員項目。“真心實意”,服務更溫馨。對濱州市人才服務平臺進行升級改造,人才政策“免申即享”范圍擴大到大學生生活補助。
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在全省率先開展仲裁維權與就業服務牽手行動。作為全省試點,在濱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部署開展“仲裁維權與就業服務牽手行動”,實現兩項民生制度的優勢互補。截至目前,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共立案受理爭議案件2630件,涉及職工1531人,其中有就業需求人員932人,占60.9%;累計為557人提供就業服務,占有就業需求人員的59.8%。
積極開展“查風險、強協商、保支付、促和諧”專項行動。充分發揮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主導作用,聯系市總工會、工商聯、企業家協會等部門深入開展專項行動。截至8月底,共開展勞動關系政策宣傳活動109場次。開展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培訓7場次,鼓勵引導60余家企業積極參與本年度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用工氛圍。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