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權威發布 | 濱州市無棣縣:選育鹽堿品種、創新關鍵技術、建設標準良田 持續提升糧食產能

來源:齊魯網

作者:陳帥

2023-07-27 21:10:07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7日訊 7月27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化產業融合 賦能鄉村振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無棣縣專場,邀請無棣縣委副書記杜珂,無棣縣政府副縣長郭兵,無棣縣委農辦主任、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邢呈軍,山東十里香芝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孟維國,介紹無棣縣鄉村振興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邢呈軍介紹,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無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守牢糧食安全底線。無棣縣土壤是典型的濱海堿土,土壤板結、耕作質量差,產能較低,糧食產量一直未實現大的突破。為真正做到藏糧于地,無棣縣向鹽堿地要高產,創新技術模式,開展攻關示范,逐步探索出一條持續提升糧食產能的新路子。

選育鹽堿品種。確立以優選耐鹽堿品種為基礎,降容重增磷為關鍵的鹽堿地改良新路徑,實現良種良法配套。針對鹽堿地特點,與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由市縣鎮三級農技人員組成課題組,精心篩選適合鹽堿地耕種的品種和肥料,經反復對比實驗,篩選引進了玉米“鑫研156”、“臨麥4號”等耐鹽堿、抗逆、穩產、高產的優良品種。通過增加有機質、采用有機硅功能肥等方式,增加土壤團粒結構,破除土壤板結。

創新關鍵技術。2019年以來,在濱海鹽堿地噸糧田示范區工作推進上,無棣縣整合糧食綠色高質高效、水肥一體化等強農惠農項目,開展鹽堿地糧食產量增產集中攻關。深刻變革傳統耕作方式、耕作習慣,在全省首創“雙深雙晚”種植技術。“雙深”即:玉米深松播種、小麥適度深翻播種。“雙晚”即:玉米適度晚收、小麥適度晚播。創新種植模式,變傳統的寬幅播種為全幅立體勻播,實現了麥田提前“封壟”、減少水分蒸發的目的,起到了很好的保墑作用。把雙深雙晚和全幅立體勻播有機結合起來,在鹽堿地上進行試驗,增產效果比較明顯。2021年小麥和玉米畝產合計1199公斤,實現了玉米、小麥雙季超噸的產量目標。2022年小麥和玉米畝產合計1318.2公斤,再創鹽堿地糧食高產新記錄。

建設標準良田。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高標準農田上建設高效節水設施,改善灌溉條件,通過土地平整、深耕深翻等措施,進一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生態,從改地到養地,從養地到增產,真正實現了農田建設高標準,耕地質量明顯提升。2020年-2022年三年間共建設高標準農田27萬畝,2023年新建和改造高標準農田4萬畝。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

[責任編輯:陳帥 王春雷 侯峰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博興:做好臨期道路運輸業戶“小鬧鐘”  多措并舉提升互聯網道路運輸便民服務質量

博興:做好臨期道路運輸業戶“小鬧鐘” 多措并舉提升互聯網道路運輸便民服務質量

博興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積極行動,多措并舉提升互聯網道路運輸便民服務質量。[詳細]
齊魯網 2023-07-26
濱州市濱城區規范小區物業管理有新招

濱州市濱城區規范小區物業管理有新招

截至目前,濱城區182家物業服務企業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的全面覆蓋。[詳細]
濱州 2023-07-26
權威發布 | 濱州市惠民縣: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切實扛牢糧食安全責任

權威發布 | 濱州市惠民縣: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切實扛牢糧食安全責任

7月26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化產業融合 賦能鄉村振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惠民縣專場,[詳細]
齊魯網 2023-07-26
濱州:酒后駕駛釀車禍 消防緊急救援

濱州:酒后駕駛釀車禍 消防緊急救援

7月24日,濱州市某處發生一起車禍,主副駕駛2人同時被困車內,博興縣消防救援大隊接警后立刻調派人員前往救援。[詳細]
齊魯網 2023-07-26
改善居住環境  濱城區完成改造老舊小區423個

改善居住環境 濱城區完成改造老舊小區423個

濱州市濱城區組織開展“打造精致城市建設”媒體行活動。近三年來,濱城區共改造完成老舊小區423個、惠及居民23172戶、共計491.24萬平方米。[詳細]
濱州 2023-07-26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