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1日訊 3月31日下午,第六屆中國家長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大廳召開,宣布第六屆中國家長大會將于今年5月18—19日在山東濱州舉行。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陳江旗宣讀了《關于濱州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的批復》,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張玉臺出席發布會并講話,中國關工委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郎亞龍、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傅國亮、山東省關工委副主任王天瑞等領導出席發布會;濱州市委副書記、市關工委主任梁金光介紹濱州市“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建設”情況,市委常委、副市長屈躍寬主持發布會。來自中宣部、民政部、最高檢察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婦聯、全國總工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的領導、嘉賓以及北京三寬教育團隊的專家老師和媒體朋友參加發布會。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第六屆中國家長大會由中國關工委指導;中國關工委事業發展中心、濱州市委市政府主辦;濱州市關工委、市教育局、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三寬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其前身是2016年在濱州創辦的“中國家長節”,2018年起更名為“中國家長大會”,開始走向全國,先后受邀在北京海淀、湖北五峰、四川成都等地共舉辦五屆。經過幾年的培育與沉淀,已經成長為“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的重要傳播平臺和中國關工委創新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工作品牌。
從今年起,誕生于濱州的“中國家長大會”將回歸并長期落戶濱州,每年舉辦一屆。濱州市委、市政府決定,以中國家長大會落戶濱州為契機,攜手各方力量,推進濱州“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建設,將其打造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學習交流平臺和地標性活動品牌。
張玉臺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家長大會的舉辦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要接受新思想、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思路、提出新舉措,力爭辦得一屆比一屆更好。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要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要探索創新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的機制建設,重點關注單親家庭、困境家庭、留守兒童家庭、流動兒童家庭、未成年人犯罪家庭的家庭教育,做實家校社共育的基礎。同時,要充分發揮“五老”的優勢作用,為他們參與家校社共育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更高的起點上為全國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貢獻新的濱州經驗、濱州智慧。
梁金光在介紹中說,家校社協同育人,是時代所趨、發展所需、民心所向。濱州早在2014年就開始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先后實施了家長成長工程、教師觀念重塑工程、助力學生成長工程、公民素養提升工程,探索形成了“黨委政府主導,教育部門主抓,教師示范先行,家長全員參與”的家校社共育“濱州模式”,被評為首批全國“家校社共育示范區”,并成功舉辦了2016、2017“中國家長節”,經驗在全國推廣。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濱州市委、市政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力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探索建立“1+3+N”工作推進體系(“1”,就是“中國家長大會”一個平臺。“3”,就是家長教育課程體系板塊、家庭教育產業板塊、家庭教育主題園區板塊三個板塊。“N”,就是N項工作機制、N條推進措施和N個工作專班)。中國家長大會長期落戶濱州,既是特殊厚愛,也是信任重托。濱州將全力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努力把中國家長大會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辦出品牌,辦成“推動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盛會。
發布會現場,中國家長大會組委會副主任、北京三寬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蕭斌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第六屆中國家長大會是后疫情時代的第一場全國性的家長教育盛會,也是中國家長大會回歸濱州,落地濱州后的第一屆,看似是回歸,其實是在更高起點上的再啟航,再出發。作為中國關工委事業發展中心領導下的“家校社共育實踐區”的技術執行團隊,他們將精心策劃與實施,努力將中國家長大會辦出特色,辦出實效,辦出成果。
蕭斌臣介紹,第六屆中國家長大會將聚焦“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主題,以歷時八年的全國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成果為背景,以濱州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的總體規劃為標的,舉行大會開幕式、兩項家庭教育現狀與需求調研報告發布、家長成長報告和實踐區(校)建設經驗交流、圓桌論壇等活動,共同探討新時代“學校社會家庭協同育人體制機制建設”的新思路、新路徑、新舉措、新突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