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2-07-18 20:02:07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8日訊 10塊錢以內的煙,30塊錢以內的酒,車隊限6輛,白事限制在3000塊錢以內……為剎住辦理紅白事奢侈浪費之風,濱州市濱城區秦皇臺鄉各村移風易俗,把辦理婚喪嫁娶納入村規民約內容,并“明碼標價”。
在濱州市濱城區秦皇臺鄉出臺紅白事指導標準后,段李家村的王凱、張瑜青是村里第一對新人。他們對這個“新標準”很支持:“對我來說最大的一個方面就是,時間和金錢這一塊,因為流程簡單了,自然而然就伴隨著時間也減少了,相對來說錢也花得少了。”他們小兩口認為更應該把省下來的錢,用到以后的生活當中去。
到底是什么樣的新標準,讓這對年輕人覺得省事又省錢呢?
秦皇臺鄉段李家村支部書記李明告訴記者:“我們的紅事一般控制在20桌以內,酒在30塊錢,煙是10塊錢。白事也是我們紅白理事會干預,控制在3000塊錢以內。我們這些幫忙的人,我們一直有一個大食堂,我們就吃大鍋飯。”
這個標準是怎么出來的呢?秦皇臺鄉通過調研走訪和聽取群眾建議后,出臺了秦皇臺鄉紅白事指導標準,明確了各類花費標準及禮儀風俗。紅白事上積極幫忙,幫完忙吃村里的大鍋飯,不給主家添麻煩,紅白事指導標準實施以來,在各村反響很好,秦皇臺鄉的各級紅白理事會也受老百姓歡迎。
王凱的父親告訴記者,現在村里人的攀比心理沒有了,都按這個標準來,比以前輕松多了。
“老百姓都礙于一個面子,你辦得好,我辦得比你更好。”李明表示,其實群眾的心聲早就不愿意在紅白事上大操大辦了,原來是礙于面子都不好意思說。
現如今,秦皇臺鄉印發修改后的村規民約3000多份,同時將各村紅白理事會成員名單附后,廣泛宣傳。村里紅白事,各村紅白理事會直接干預。部分村在主題黨日組織黨員、群眾代表、紅白理事會成員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由點及面、由少數人帶動全村人。
濱州市濱城區秦皇臺鄉副鄉長石東祥表示,和群眾不講空話套話,既算文明賬、也算經濟賬,讓群眾明白移風易俗是在尊重、傳承傳統風俗習俗的基礎上,移的是“陳規”,易的是“陋習”,從而自覺認同和踐行,引導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倡導培育鄉村文明新風。
紅白事指導標準,為村里辦紅白事劃了標準線,既讓村民擺脫了“面子”的束縛,又契合了村民“里子”的心理需求,起到了改變傳統習俗、引領文明新風的積極作用。目前,山東農村群眾移風易俗滿意度達到94.2%。隨著移風易俗工作持續推進,農民群眾的經濟負擔明顯減輕,社會風氣也得到改善,厚養薄葬逐步成為村民的共識。
閃電新聞記者 宋小龍 楊帥 王飛飛 濱城臺 楊凱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