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日訊 物業服務是提升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的關鍵一環,如何管理好物業企業、服務好小區居民、減少物業與業主的矛盾發生,是社區工作的痛點也是難點。2020年以來,濱州市將“渤海紅色物業”建設作為一項系統性民生實事來抓,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推進物業管理有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促進了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了物業管理整體提質升級,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攀升。“品質濱州”主流媒體濱州行采訪團來到濱州市濱城區彭李街道紅色物業黨群服務中心,實地了解“渤海紅色物業”建設情況。
走進彭李街道紅色物業黨群服務中心,記者看到,中心不僅為群眾設置了辦事窗口還設置了理發區、休閑區、會談室等功能室。墻上的“紅黑榜”公示欄和轄區物業標識非常醒目,一面面鮮紅的錦旗更加引人注目,這是小區業主和物業企業對服務中心滿意度的真實評價。“整個功能室就是為了服務轄區的小區業主和物業企業的員工而設置的,讓他們來到這里就有家的感覺。”濱州市濱城區彭李街道辦事處物業管理辦公室主任高青說。
高青介紹,彭李街道創新“1332”紅色物業工作新思路,在全市建起第一個街道級別的紅色物業黨群服務中心,成為集物業黨建、糾紛協調、業委會組建運行指導、物業企業考核、12345為民服務熱線處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物業管理服務陣地,全力推動“紅色物業”向縱深發展,持續提升轄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在街道層面,成立副科級干部任主任的物業管理辦公室,并配備3名精干工作人員,統籌開展紅色物業工作;在社區層面,著力發揮27個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作用,協調處理物業服務相關事項;督促業委會、物業企業履行職責;在小區層面,將網格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業主、黨員志愿者等主體貫穿起來,同向發力,多元共治。
黨建服務、行業服務、群眾服務是黨群服務中心的重點工作,中心指導物業企業成立黨組織,小區成立網格黨支部,建設網格黨群服務站,為黨員提供培訓、學習、議事場所。通過開展紅色物業大講堂,聯合監督考核物業企業,組織物業行業沙龍活動等,以服務代管理,促進物業服務水平,更好助力中心工作開展。新時代群眾工作有新的復雜性,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把矛盾問題化解在基層。紅色物業黨群服務中心通過12345為民服務熱線、2111890“一撥就靈”熱線等渠道收集群眾訴求,“預警問題、提前介入、科學應對、有效化解”,起到了聚人氣、聚人心、凝聚正能量的效應。
記者了解到,彭李街道紅色物業黨群服務中心臨近的大祥金廷公館小區于2015年建成入住,共10棟樓,1314戶,常住人口3261人。小區由豐瑞物業提供物業服務。該物業公司現有黨員5名,成立有黨支部,圍繞為民服務中心工作發揮作用明顯。特別是在創城工作中,對標創城、積極創城,增設了寵物便便箱、升級便民充電車棚、增加保潔力量、建設家風廣場、建起垃圾分類便民服務站等,給小區注入了更多文明元素,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創城讓生活更美好。
黨建引領,物業更紅,人心向善,鄰里和睦,生活幸福,這是大祥金廷公館小區的真實寫照,更是彭李街道“紅色物業”建設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濱州市在“渤海紅色物業”建設中創新實施了“4321”工程,即健全了市、縣、街道、社區“四級”管理體制,全市29個街道辦、206個社區全部建立了物業管理組織;物業管理“三率”水平持續提升,物業服務整體覆蓋率達96%,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覆蓋率達99%,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覆蓋率實現100%全覆蓋;規范化、制度化“兩化”建設趨于完善;物業管理有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一個”融入已基本實現。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