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9日訊 溫暖的房間、光滑的墻面、嶄新的門窗、獨立的衣柜、明亮的臺燈、舒適的小床,課本書籍和文具整齊擺放在溫馨的書桌上……一間間承載著社會關愛的“希望小屋”如同璀璨的星光讓困境青少年兒童的夢想照進現實。
一間間希望小屋,一個個逐夢空間。自2020年以來,鄒平團市委根據山東團省委、濱州團市委部署要求,實施“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針對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huán)境的8至14歲困境兒童,依托原有住房進行規(guī)劃、設計、裝修,配備必要的學習和生活用品,建立志愿者跟蹤陪伴機制,改善困境兒童成長環(huán)境,實現“小屋換新”和“精神煥彩”的雙提升。
“裝修施工這么多年,這是我看到的最震撼的一面墻,簡陋的平房里貼滿了整整一面墻的獎狀。”“希望小屋”建設施工隊負責人進入受助兒童家中后不禁感慨。
這是鄒平市建設的一戶“希望小屋”家庭。施工隊和志愿者來到受助兒童家里,了解家庭房屋布局、兒童愿望訴求,制定建設方案,在原有住房空間的基礎上,通過裝修和改造地面、墻面、房頂、線路、門窗等部位,配備床、書桌椅、衣柜、床品、臺燈等家具和學習生活用品,為孩子打造了一個干凈整潔、溫馨獨立的學習和生活空間。
“真漂亮,感覺像做夢一樣!”當孩子走進小屋的那一刻,眼睛里充滿著從心里涌出來的快樂。“希望小屋”建設之前,受助兒童小愛(化名)和成年的姐姐擠在一張小床上。能夠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獨立的、溫暖明亮的小屋,是她一直以來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兒。因為有愛心人士的暖心援建,孩子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該戶“希望小屋”的建成,是鄒平團市委實施“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為把“希望小屋”建在最需要的地方,幫到最需要的孩子,2020年“希望小屋”項目啟動后,鄒平團市委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先后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建設工作。成立3個工作組,聯合鎮(zhèn)街團干部、責任區(qū)團總支、村主職干部,對全市家庭困難、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huán)境的8至14歲青少年兒童開展入戶走訪,摸清家庭狀況、居住環(huán)境和建設需求,實現目標群體精準化幫扶,科學制定三年建設計劃。2021年,將幫扶群體延伸至8至14歲的孤兒、重點困境兒童、殘疾人家庭青少年、殘疾青少年。通過與市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溝通協調,梳理困境青少年兒童名單,累計開展入戶走訪230余戶,確定100戶建設名單。
受助對象確定后,鄒平團市委積極探索“政府引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三方聯動機制,廣泛發(fā)動關愛力量,將捐贈項目分為家具配套、現金匯款、愛心禮包、工程監(jiān)理、環(huán)保檢測五種方式,實現了精準捐贈、分類捐贈模式。依托99公益日和520騰訊公益日,建立“共建鄒平希望小屋”項目,組建鎮(zhèn)街、開發(fā)區(qū)、事業(yè)單位、企業(yè)等102個愛心戰(zhàn)隊,通過線上公開籌款的方式發(fā)動9168人次愛心人士參與,線上累計募集資金43萬余元,線下累計募集資金68萬余元。同時,各鎮(zhèn)街青工委、鄉(xiāng)村“好青年”、社會愛心人士紛紛捐贈床品、臺燈、文具等“愛心禮包”,越來越多的關愛力量不斷匯聚,讓受助青少年兒童在“希望小屋”里健康快樂成長。
兩年時間,動員100余家愛心企事業(yè)單位,籌集100余萬愛心善款,5000余名愛心志愿者踴躍參與,建成100戶“希望小屋”,讓孩子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照進了現實。鄒平團市委被團省委表彰為全省首批“希望小屋”建設示范單位。
鄒平團市委將持續(xù)關注、監(jiān)督和管理好“希望小屋”,扎實開展好配套志愿服務,幫助孩子樹立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伴隨著“小屋換新”到“精神煥新”的轉變,真正為困境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帶去溫暖和關愛。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