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0日訊 濱州沾化區從9月18日開始出現降雨,冬棗正值收獲期,連續的降雨將會不利于冬棗的收獲。
在沾化區富源街道大王村冬棗示范園,區冬棗產業發展中心的技術人員正對冬棗防風防澇措施和雨后生產管理進行技術指導。
據了解,適量的雨水有利于冬棗的生長,但是長期降雨或集中降雨,不利于冬棗的生長。一是地面積水、內澇,將造成土壤不透氣,極易導致冬棗的裂果。二是空氣濕度加大,有利于病菌侵染發病,容易引發銹病。
今年以來,沾化區大力發展大棚冬棗,新建大棚設施1.4 萬畝,沾冬2號改良1.04萬畝,高標準大棚冬棗示范園7處,大棚冬棗的發展邁入更高層次。
沾化冬棗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軍利介紹:“今年以來,通過廣泛的發動棗農發展冬棗大棚,截止目前1.4萬畝,全區總面積達到4.5萬畝。通過大棚的建設,既增強了抵御風、雨、雹、霧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又提高了冬棗的品質,減少了農藥的殘留,對冬棗品質的提升,棗農的增收有巨大的貢獻。”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