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2日訊 近日,濱州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想貸款但是一分沒貸著反而被騙32000元。
下載微粒貸 貸款2萬元
近期手頭不充裕的王某想從網上辦貸款救救急,于是通過手機應用商店在網上下載了“微粒貸”APP,想貸2萬元周轉,注冊信息、身份信息全部登記,走完所有流程后,就差提現了,沒想到就在這一步出問題了。
不能提現 認證解凍
因為提現頁面顯示異常,不能正常提現。王某接著找到客服,客服讓王某下載了聊天軟件“sugram暢聊版”并添加“高級業務員”為好友。王某向“高級業務員”提供了姓名、電話等個人信息后,收到了一張關于《貸款賬戶XXX認證解凍貸款轉賬》的通知照片,顯示需支付6000元的解凍金。王某支付成功后,APP提現頁面顯示正常,但是當王某想要提現時,又出現了異常。
第二次提現異常的王某再次找到了“高級業務員”,這次需要26000元的解凍金,在“高級業務員”的催促下,王某繼續轉賬26000元。
二次認證 如夢初醒
轉賬完成后,“高級業務員”又告訴王某,需要26000元的一比一二次認證,也就是需要再轉26000元。
這時,王某感覺到事情不對,在聊天中吐露“我好像被詐騙了”時,對方發來了營業執照和身份證照片等證明自己不是騙子。但這一次,王某沒有相信對方,果斷報警。
“去年疫情的時候,我在小區當過志愿者,還向居民發過反電詐宣傳資料,沒想到自己也有被騙的一天。”王某沮喪的告訴民警。
王某說:“當時和騙子交談時,氣氛特別緊張,晚回消息一分鐘,對方就會催,腦子會神不知鬼不覺的跟著對方走,如果當時靜下心,回想起那些反詐知識,就不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了。”
警方提醒
一、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騙子用什么套路,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
二、不透露:牢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騙子電話或短信的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三、不轉賬: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還有一些公司財務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款、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賬戶,不要讓騙子得逞。
四、如果遇到或懷疑電信網絡詐騙,一定要及時撥打110報警,在未確定對方真實身份前,千萬不要給對方轉款。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