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錨定“走在前列”,富強濱州全面起勢整體成勢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作者:

2020-12-28 11:07:12

編者按:“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過去五年,特別是近兩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按照“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全面開啟“富強濱州”建設的新征程。全市上下深化“六問八策”,踐行“七富七強”,廣大干部為濱州“強起來”擔當,為百姓“富起來”奮斗,不斷解決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突破一系列長期制約發展的瓶頸,辦成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尤其2020年以來,濱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多項發展指標走在了全省前列,“富強濱州”全面起勢,整體成勢。可以說,“富強”已經成為濱州“十三五”的鮮明特色和主題旋律。在“十三五” 交卷收官之年,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本報推出《“富強”收官十三五·2020年終專稿》系列報道。希望廣大干部群眾珍惜成績、總結經驗,進一步增強信心,為濱州“十四五”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大美黃河奔流不息,富強濱州闊步向前。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濱州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答卷:

前三季度,GDP實現1779.29億元,增長2%,增速列全省第6位,主要經濟、民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濱州實踐”引全國關注;

科技創新迸發強勁動力,“五院十校N基地”全面布局,人才實現“凈流入”;

基礎設施構筑強大支撐,高鐵、高速、港航、機場項目全面推進;

……

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從去年初提出戰略構想、當年9月領銜全市重大項目強勢開工,到一期工程全部主體封頂,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開創了重點項目推進的“濱州速度”。(記者 王健  攝影)

一年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山東走在前列,濱州擔當什么;富強濱州建設,百姓得到什么”工作定位,以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為抓手,做好“六穩六保”,踐行“七富七強”,統籌推進防疫和發展,實施重點改革攻堅,化解了一些長期沒有妥善解決的難題,破解了一些長期制約發展的瓶頸,辦成了一些謀長遠、看未來的大事要事,推動濱州一系列趨勢性、關鍵性、務實性變化,富強濱州建設呈現全面起勢、整體成勢的良好局面。

“七富七強”進一步明晰富強濱州建設路徑,濱州發展不斷跑出“加速度”

思想指導行動,思路決定出路。

在2019年年初的市“兩會”上,市委書記佘春明發出“六問”,深挖發展之痛;提出“八策”,明晰發展路徑,向全市上下發出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動員令。濱州聚焦聚力破痛點、疏堵點、補短板,提出“757”具體工作方案,即實施對標對表的“七大提升工程”,破除經濟發展痛點的“五個發力”,優化營商環境的“七個承諾”,提出了一系列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措施,吹響了富強濱州建設的奮進號角。

2020年5月召開的市“兩會”,市委書記佘春明又立足富強濱州由全面起勢轉向整體成勢的階段性特征,提出了“七富七強”目標路徑,明確指出,民之富,富在精神賦能、健康保障、教育振興、公正尊嚴、環境優良、穩定平安、增收有道;市之強,強在實體經濟、現代服務、鄉村振興、基建支撐、科創驅動、城市品質、文化自信。“六問八策”是富強濱州建設進程的謀篇布局、起勢動員;“七富七強”是富強濱州建設進程的過程加速、成勢路徑。由此,富強濱州建設的內容再豐富、路徑再清晰、方向再優化、信心再堅定、優勢再發揮、短板再補齊。

市委將2020年確定為“重點工作攻堅年”。面對多年積存的體制機制障礙,我市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謀劃“7+3”重點改革攻堅任務,制定“1+10+N”改革體系,部署中長期的改革計劃、年度重點改革任務以及相關改革配套事項,激發改革激情、明確改革路徑,構建綠水青山的政治、經濟、社會、人文和自然生態體系。全市上下以“7+3”重點改革攻堅任務為主線,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深化改革、聚力攻堅,奮力開創富強濱州建設新局面。

經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富強濱州建設起勢成勢,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都在全省第一方陣,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曾經一度失去信心的濱州人民,兩年來見證了濱州發展的一個個驚喜,看到了濱州從全省的“倒數”,到“翻盤”,到起跑加速,到起勢成勢的一個個奇跡——

2019年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濱州從上年的不定等次上升為三等,前進4個位次;

2020年上半年濱州GDP等主要發展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項指標進入全省前五;

1-9月份,全市經濟指標增幅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其中全市工業技改投入較去年增長77個百分點,列全省第3位;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較2019年上升9個、5個位次,增幅分列全省第3位和第4位;

前三季度,全市GDP實現1779.29億元,增長2%,增速列全省第6位,主要經濟、民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1-10月份,工業營業收入總量達6000億元,僅排在青島、煙臺、濰坊之后,列山東第4位,總量和人均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1-11月份,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增速均列全省第一位;

……

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雙線統籌”新勝利,多項工作實現走在前列、“全省率先”

疫情是挑戰也是機遇。

面對防疫與發展“雙重”考驗,我市早謀劃、快行動、重統籌、抓落實,以“搶”的意識、“拼”的精神、“戰”的姿態、“專”的能力,在全省率先推出一系列“超前”舉措,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轉型發展主動仗——

‍在全省率先要求所有密切接觸者都要進行集中隔離;

在全省率先啟動“集中收治”,僅僅用72小時便把濱城區市立醫院改造成“濱州小湯山”;

在全省較早建起了“領導小組+指揮部+工作專班+督導組”疫情防控系統,實現了各個領域的工作協調統一、指揮系統和作戰系統融合統一,創造了“疫情第一時間研判、指令第一時間下達、責任第一時間落實、工作第一時間開展”等多個“第一時間”;

在全省16市中,除東營“零確診”外,濱州確診病例最少,取得“病例少、無擴散、全治愈、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果。

堅決落實“六穩六保”,堅持“互認是最大的尊重,對話是最基本的能力,幫扶是最好的監管”理念,及時出臺穩就業、惠企業、促復業系列舉措,“一業一策”幫扶重點行業、龍頭企業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抓住商機、搶占先機、化危為機,下好經濟復蘇“先手棋”——

在全省率先啟動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重大工程集中開工;

在全省最早出臺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意見、指南以及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系列惠企暖企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在全省率先達到100%,穩住了經濟基本盤;

……

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從2019年年初提出戰略構想,當年9月份領銜重大項目強勢開工,廣大干部群眾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認知水平,快速進入角色,在10個月的時間里實現了一期工程全部主體封頂、首批機構入駐簽約,創造了濱州速度、濱州效率,得到了各級領導、專家和市民的認可。

經過大戰大考的淬煉,廣大干部群眾在斗爭中成長、在風雨中前行,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迸發出強大的組織力、戰斗力、凝聚力,發展自信和精神意志得到詮釋和升華,成為推動富強濱州建設起勢成勢的不竭動力。

發展質量成色十足,發展后勁更加強勁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都在全省第一方陣,不光指的發展速度,更指的發展的質量。濱州的發展是高質量的發展。同時,濱州著眼長遠,一系列面向未來發展的要素基礎正在加速構建,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后勁。

面對主導產業大而不強、產品附加值低、產業耗能高的實際,濱州堅持以制度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以價值鏈為核心,重塑產業鏈、供應鏈。2019年以來,出臺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措施20條,推進“企業園區化、產業集群化、品牌高端化”,全力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世界高端化工產業基地、世界紡織家紡服裝產業基地。

大發展需要大項目。我市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投資結構,為健康持續發展夯實基礎、增強后勁。截至11月底,430個重點投資項目完成投資1196.90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5.9%。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1.22億元,列全省第5位,開工率列全省第1位。魏橋創業集團投資32億元建設輕量化基地、京博集團投資221億元打造綠色化工和高性能材料綜合體、濱華新材料公司投資128億元建設碳三碳四綜合利用等一批高質量項目加快推進。

山東濱華新材料碳三碳四綜合利用項目坐落于濱州臨港化工產業園核心區,項目總投資128億元,主要建設6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丙烯裝置、80萬噸/年丁烷異構化裝置、30萬噸/年環氧丙烷聯產78萬噸/年叔丁醇裝置、15萬噸/年合成氨裝置,及全廠動力中心、配套罐區等公用工程設施和輔助工程設施。該項目已納入2020年山東省重大項目,將打造為濱州世界高端化工產業基地的龍頭項目。項目核心裝置——30萬噸/年環氧丙烷聯產78萬噸/年叔丁醇裝置,工藝技術采用與清華工研院合作研發的環氧丙烷/叔丁醇共氧化法新技術,是國內第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O/TBA工業化技術裝置,也是全球第三套該技術裝置。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利稅32.3億元。

基礎設施薄弱一直是濱州的短板。今年以來,我市搶抓歷史機遇,謀劃儲備、推進建設了一批應建未建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公共服務和社會民生項目,拉開了濱州高質量發展的大框架。全年預計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50億元,同比增長87.5%,投資總量、建設規模創歷史之最。

京滬高鐵復線和濟濱高鐵已完成現場定測、地質勘探,沾臨、濟高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設,秦濱高速無棣埕口至沾化段正式通車;大高機場升級擴建民用機場,開通濱州-北京、“環魯飛”等航線。濱州“六高五鐵十專線九高速”縱橫暢通、機場港口立體聯通格局即將形成,國家主干道高鐵樞紐城市和環渤海中心城市戰略地位奠定凸顯。

濱州港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作為省會經濟圈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已納入省政府發展規劃,并自2020年11月9日起對國際航行船舶開放。濱州港口岸正式對外開放,將為濱州搭建起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的開放平臺,對于優化對外開放格局,提升對外開放水平,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濱州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經略海洋、擁抱世界、融入全球。

加快新基建,激發澎湃的動力。建成5G應用特色展示區2個、5G基站1978個,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23個,渤海活塞、博遠重工項目獲批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鋁谷云平臺、華創迅采平臺、紫菜云平臺等一批互聯網平臺成為行業標桿。

一年來的改革創新發展實踐表明,我市把許多“不敢想”變成了全民共識共為,把許多“不敢干”變成了強力攻堅行動,把許多“不可能”變成了生動現實,在與各種風險挑戰斗爭中贏得了戰略主動,在推進起勢成勢中搶占了發展先機,在探索創新驅動中堅定了“雙型”城市定位,把濱州人“能、行、成”凝聚成建設富強濱州的底氣和自信。

山東走在前列,濱州當仁不讓!

[責任編輯:楊凡、張煥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鄒平韓店禾和濕地公園:春夏秋冬皆美景

鄒平韓店禾和濕地公園:春夏秋冬皆美景

春夏秋冬四季轉,歲月匆匆快如梭。讓我們一起穿越四季,感受鄒平韓店禾和濕地公園春夏秋冬的美景。[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2-28

修史著文脈 資政育新——從《濱州通史》看挖掘地方歷史文化的作用

時值庚子隆冬,有幸讀了由著名史學家李學勤、安作璋為學術顧問并作序,李象潤先生等學者編輯的《濱州通史》,感到一股暖流在涌動![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2-28

濱州市氣象臺發布大霧紅色預警[I級/特別重大]

濱州市氣象臺2020年12月27日23時50分將大霧黃色預警信號升級為大霧紅色預警信號。[詳細]
濱州市氣象臺 2020-12-28

大型交響音樂會《偉大的復興》在無棣奏響

12月25日,無棣縣影劇院中心大舞臺迎來了《偉大的復興》大型交響音樂會,這是本年度無棣啟動省市縣三級聯合購買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場收官演出...[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2-28

黃大鐵路開通運營 在濱州設4個車站

12月26日,黃大鐵路開通現場會在河北黃驊召開。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祥喜宣布黃大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并向黃大鐵路首列萬噸重載列...[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2-28

惠民縣開通城市公交 試運營期間免費乘坐

12月26日上午,惠民縣舉行城市公交開通儀式。惠民縣委書記張瑞杰,縣長劉衛忠,濱州市交通運輸局有關領導參加活動。惠民縣副縣長高立珂主持...[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2-28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