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6日訊 近年來,濱州市陽信縣翟王鎮堅持以黨建引領帶動產業振興從而促進鄉村振興。翟王鎮自古以來土地肥沃,水澆條件優越,發展以韭菜為主的種植業具有明顯優勢。
陽信縣農業農村局蔬菜站副站長史建新說:“咱們冬季大棚管理主要掌握在溫度方面,因為天氣變化異常,容易受寒冷天氣的影響,一個是做好大棚保溫,及時蓋膜和草苫子,再一個就是加強肥水管理,保證蔬菜長的出、質量好。”
眼下,翟王鎮南陳村綠緣蔬菜種植合作社的基地里韭菜長勢良好,一把把甘脆鮮碧的韭菜正被人工采割、分揀、捆扎、包裝,效益十分可觀。該韭菜基地現有優質韭菜雪韭和漢中兩個品種交替生長。130畝韭菜一年可以收割兩次,畝產可達5000斤,每畝收益一萬余元。產品銷往北京、濟南、青島各地。
史建新說:“今天我們技術人員為了保障蔬菜生產和市場供應,我們走進大棚進行面對面、貼心的技術指導,保證蔬菜生產,生產出質量比較好的蔬菜,讓人們吃的放心。”
為督促各村村集體經濟發展,陽信縣委組織部多次組織村兩委成員外出走訪、學習、考察農業項目,外出學習回來后,專門建立了合作社。合作社定期請來農業技術員對村民進行韭菜等蔬菜的種植技術培訓,通過邀請農業專家來田間地頭實地培訓,鼓勵各村各合作社集思廣益,積極探索多元化種植模式,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的致富創收。
陽信綠緣蔬菜種植合作社經理陳興華說:“2018年,陽信縣委組織部組織我們回鄉創業青年,在濰坊參加學習培訓,通過學習培訓,我發現韭菜種植比較適合我們這邊種植,回來以后,我發展了韭菜種植面積120畝,能幫助四五十人就業。”
韭菜里蘊藏了大希望,通過打造綠色無公害品質韭菜,既增長了農民群眾的錢袋子,又保障了城市居民的菜盤子。如今,韭菜已成為翟王鎮南陳村的一張“綠色”名片,促進著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穩步實現鄉村振興。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