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繩網生產是濱州市惠民縣的支柱產業,惠民縣生產廠家多達數千家。在李莊鎮、姜樓鎮、胡集鎮分布較多,較為集中。作為聞名全國的繩網產業基地,惠民縣從業人員 7.3萬人,占惠民縣人口的11.5%, 惠民縣也因此被授予“中國塑料繩網之都”“中國塑料繩網名城”“山東省體育產業基地”等榮譽稱號。
隨著繩網產業的發展,繩網企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呈增長趨勢,對大氣環境影響日益突出。為進一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打好藍天保衛戰,迫切需要全面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目前,惠民繩網企業配套環保設施普遍為UV光催化氧化裝置,處理效率約為50%,處理效率較低,已無法滿足環保治理要求。根據國家要求,繩網企業整治提升已勢在必行。
惠民縣姜樓鎮率先打響繩網企業整治提升攻堅戰。今年8月份,姜樓鎮鎮政府通知企業對廢氣收集和處理設施進行整改提升。山東濱州茂盛化纖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熱融擠出生產線5條的規模企業,公司積極落實整改,在熱融設備上方對集氣罩進行更換維修,使其封閉性更好。對熱融設備所在的區域進行了封閉,對沒有被集氣罩收集的廢氣進行區域隔離和二次收集,確保了廢氣的高效收集。在廢氣處理設施方面,在原在只有一組光氧處理設備的基礎上,加裝了活性炭和過濾棉,使得廢氣得到更有效的處理,經檢測,廢氣排放完全達標。為實現對廢氣處理設備是否開啟的有效監管,該企業安裝了電量監控,可實現對企業總用電量、生產線用電量、廢氣處理設備用量的實時記錄和統計分析,共安裝電量控5個點位,僅此一項投資近2萬元。截至目前,姜樓鎮已經有116家涉廢氣企業進行了整改提升,實現了對廢氣排放的有效治理。
為做好臭氧污染整治,惠民縣出臺了《惠民縣繩網產業集群整治工作方案》。按照“標桿建設、改造提升、優化整合”的原則啟動繩網產業集群綜合提升。通過聘請專家團隊,編制“一企一策”,聘請山東省環科院等3家專業團隊入駐李莊鎮、姜樓鎮、胡集鎮進行技術指導。目前,371家企業已編制“一企一策”整改方案,打造綠洲網業等4家典型引領樣本企業。
同時惠民縣還成立了產業集群整治提升整治工作專班,由分管縣領導任組長。聘請省環境保護科學院、濟南新達環境咨詢公司和量石環境工程公司3家專業團進行提升指導和監督驗收,形成閉環模式。定期召開研討會,對照整改過程中暴露的問題現場解決,生態環境部門定期調度,李莊鎮、姜樓鎮和胡集鎮成立提升專班,人力物力盯緊靠牢產業提升,確保取得良好效果。截止目前,371家企業已全部整改完成。
371家企業治理總投資約1.2億元, 企業通過對污染產生源頭、過程和末端治理的提升改造,企業VOCs排放均能達到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要求,治理后,年削減揮發性有機物約324.04噸。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