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9日訊 濱州市陽信縣商店鎮東毛村在省自然資源廳派駐第一書記的幫扶下,通過抓黨建、促振興,一年多時間由一個沒有任何集體收入、臟亂差的貧困村,轉變成和諧宜居的富裕村,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被評為全省“十百千”鄉村振興示范村、全省文明村。
11月18日,村民毛振濤、宋金山等人又一次來到位于村東頭新建成的濕地公園散步,思源湖、連心橋、幸福島、弗居亭,一個個休閑愜意的景點讓人們流連忘返,整潔漂亮的環境讓人們贊不絕口。
自2019年駐村以來,村兩委在省派第一書記的帶領下從抓黨建入手,帶領村民到先進村觀摩學習,讓人們樹立信心,開拓視野,定位目標,激發干勁。東毛村從硬件抓起,積極回應群眾對道路出行、生產條件、生活環境等村莊基礎設施的殷切期盼,高標準制定美麗鄉村提升方案,積極爭取派出單位、職能部門和社會愛心企業支持,結合上級實施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關要求,實施高標準綠化,全面改善提升村容村貌。拆除土坯房、危房、空心房80余間,籌措資金70余萬元建設15套安置房、幸福院,讓貧困戶、低保戶和困難群眾安享樂居。
商店鎮東毛村黨支部書記毛立波說:“之前,我們村里各項工作,包括村干部,黨員,還有全體村民,都是存在著等待觀望的心理,通過這個美麗鄉村地提升改造,我們村全體黨員群眾在這個思想上,心態和行動上都有了極大的改善,為村兩委班子燃起干事創業的信心,現在的東毛村村民,正居住在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下,享受著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東毛村把產業扶貧放在實現穩定脫貧和強村富民的優先位置,聚焦多元化產業發展,不斷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依據陽信縣和商店鎮的產業政策及發展規劃,結合村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社會環境等實際情況,創建成立了村集體全資企業,80%的工程由村民承擔,發展光伏項目、網絡項目和物流項目,提高集體收益和群眾收入,現在村集體產業收入突破30萬元,為高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省自然資源廳派駐第一書記袁永說:“我們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促鄉村振興工作職能,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全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和強村富民,持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