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1-06 16:02:11
11月4日,在全國未來教育實驗區簽約揭牌暨“立幼學·育未來”公益捐建儀式舉辦。這兩個項目都是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發起的,可見其重要性。現場,一系列合作協議的簽署,更是標志著全省首個“未來學校實驗區”正式落戶濱城。
那么,什么是“未來教育試驗區”,為什么會落戶濱城?這個公益捐建又是什么內容?對濱城乃至濱州教育有何影響?對此,記者作了采訪,形成此文,以饗讀者。
為何落戶濱城——這里是全國“跨區域同步教學應用試點”區、第一批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介紹,“未來教育試驗區”以實驗學校為抓手推動教育改革創新。“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有三個聚焦:聚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確定的核心任務,聚焦基礎教育領域創新發展,聚焦推動學校形態變革和全方位改革創新,借助應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更好地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推動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今年,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研究院又推出了《“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發展指南1.0》,為基層學校向數智時代的未來學校轉型提供了精準的指南針、科學的路線圖。
“濱州市濱城區教育基礎好,黨委、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重視教育改革創新,這是我們在山東首先選擇濱城的原因。”陳鋒說。
據悉,濱城區近五年總投資近23.8億元,全力推進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工程和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共新建學校11所,改擴建學校12所,新增建筑面積55余萬平方米。它們全部按現代化學校標準建設,配置高、設施全、班額小,為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夯實了根基。去年以來,出臺了《關于深化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的實施意見》等9份改革文件,打出了一套靶向問題的全鏈條改革“組合拳”,各層面改革成龍配套、相互銜接,有效激發了全系統的內生活力。其中,美麗學校創建全覆蓋工程改革成果榮獲全國“首屆未來教育創新成果獎”。
濱城區還累計投資1億余元實施了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系列工程,創新實施教育信息化“321模式”,走出了一條低投入高效益的信息化建設應用之路,成為全國“跨區域同步教學應用試點”區、第一批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
下一步怎么干——簽署11份合作協議,7所學校先行先試,提煉和推廣“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濱城模式
這是個“組合拳”,共簽署了11份合作協議——全國未來教育實驗區揭牌;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與濱城區政府簽署了《未來學校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學校研究院與濱城區教體局分別簽署《“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項目共建合作協議》、《未來學校校長培育項目合作協議》;教育部學校規劃發展中心、未來學校研究院、濱城區教體局、濱州學院、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共同簽署《共建未來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服務研究基地合作協議》;未來學校研究院與濱城區7所“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簽訂共建合作協議。
按照協議,雙方將在制定區域未來學校行動計劃、培育“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共同籌建區域教育數據化智能化中心、深化區域“課程與教學創新行動”、培育“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校長和骨干教師、共建未來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服務研究實踐基地、共同支持開展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相關課題研究和實驗共七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全力創建“未來學校先導實驗區”,提煉和推廣“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濱城模式。
此次,共有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濱州中學、濱城區清怡小學、濱城區逸夫小學、濱城區授田英才學園、濱城區實驗小學東校區、濱州學院附屬小學、濱城區梁才辦事處中心學校7所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承擔起先行先試的改革創新任務。也就是說,多所學校將結合各自實際,一同推進、強力探索,形成集群優勢。
陳鋒認為,做好該項目實施要從研究、實驗、實踐三方面發力:一是研究教育理念、結構體系、學校形態,以及管理、教學、課程、教師等變革;二是以實驗學校作為依托,推進實驗區建設,做出具體探索;三是以產品設備、技術解決方案等為依托,落地實踐。
據悉,“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根據數智時代學習者發展需求,以校長與教師發展、課程和教學創新、學習場景重構、測量評價建設和學習生態融合五個實驗方向為切入點,在每個實驗方向打造一個重點項目進行突破。所以,“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很強,容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濱城區已有130余家幼兒園受益于“立幼學.育未來”未來學校實驗公益捐建項目
“立幼學·育未來”未來學校實驗公益捐建項目,是“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的支撐力量之一。目前,濱城區已有130余家幼兒園受益于這個公益捐建項目。
該項目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與深圳市中幼國際教育科技公司共同發起,旨在深入推進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將體現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符合兒童發展和成長規律、具有創新引領作用的高質量研究成果和課程體系,應用于未來幼兒園的創建,使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大教育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兒童。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中幼國際教育科技公司堅持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平臺三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國內實力雄厚的幼教信息化綜合服務提供商。
兩年來,該項目向全國符合條件的幼兒園免費捐建價值5億元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包括1000套“多維智能學習空間”軟件及配套課程、50000套“中幼在線”;同時設立“立幼學·育未來”學前教育專項課題研究基金1000萬元,支持開展未來幼兒園建設前沿探索研究。
濱城區委書記白平和現場致辭時說,未來學校實驗區、未來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服務研究基地和“立幼學•育未來”公益項目落戶濱城,為濱城洞開了一條向未來穿行的“教育隧道”,是塑造教育強區、擦亮“智者智城”名片的新起點。濱城區將以此為契機,借勢發力、乘勢而上,從財力、物力和人力上給予傾力支持,組織有關部門為項目落地實施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鏈條靠前服務,確保項目茁壯成長、開花結果,將濱城區打造成為全國未來教育先行區、產教融合標桿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