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日訊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新時代個人修養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這幾天,鄒平市魏橋實驗學校四年級九班的蘇景陽撿到13萬元現金物歸原主的事跡在校園內傳播,老師和同學們都紛紛為他點贊。
11月2日,失主張先生將寫有“品德高尚,教學有方”和“拾金不昧品德高,誠實可信美名揚”的兩面錦旗送到了鄒平市魏橋實驗學校,用最真誠的方式感謝學校良好的教育和面對十多萬現金不動心的好學生蘇景陽,而事情的原委還要從10月25日說起。
鄒平市魏橋實驗學校學生蘇景陽告訴記者:“我放學回來在買文具的路上發現了一個包,我拿起包拉開拉鏈一看全是錢,我在原地等了一會兒,天黑了,還沒有人來拿這個包,我就拿著包往家里走去找爸爸聯系失主。”
在拿到包后,蘇景陽的父親也是趕緊通過電話查找線索,尋找失主。
蘇景陽父親蘇士杰說:“當時孩子撿到錢之后給我,通過里面一本駕駛證聯系到了失主,第一時間把所有的證件、錢歸還給了失主。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做個榜樣,弘揚人生的正確的價值觀,以后鼓勵孩子多做這種拾金不昧的事情。”
據了解,失主張先生主要從事糧食生意,包里的錢全部都是需要付給農民的貨款,當接到電話時,離失主發現丟失現金僅僅過去了兩個小時。
失主張先生說:“那天下午我開著一輛大型玉米脫粒機到這邊來收糧食,把包放在了車上,在這個地方掉頭的時候,我開著門,包就從車上掉下來了,里面有13萬左右的現金,還有一些重要的票據。這條路是一條鄉村路,沒有攝像頭,走的人很少,八九點鐘我回來找的時候,心里就想這個錢肯定是找不回來了,結果幾分鐘左右有人給我打電話問我丟了什么東西,我說丟了個包,他說里面有多少錢,我說大約在13萬左右,他說你來拿吧,我感謝這個好心人。”
蘇景陽是魏橋實驗學校小學部四年級九班的學生,在老師們眼里,他是一個熱愛學習、遵守紀律的好學生,在同學們眼中,他是一個關心同學、助人為樂的好同學,平時表現非常出色。
蘇景陽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因為爸爸媽媽還有老師都會教我們拾金不昧,要是再遇到這種事情,我還會這樣做的。”
鄒平市魏橋實驗學校副校長位加德介紹:“我們將利用蘇景陽同學的事跡,大力在學生當中宣傳他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進一步把我校的德育工作推向一個新的目標和臺階,堅持立德樹人,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