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9-09-24 11:28:09
日前,全市創建全國社區治理實驗區現場會暨全科網格員培訓班在濱城區彭李街道舉行。會議現場觀摩了彭李街道“聯社聯親、入網入心”網格化管理平臺,并邀請了省內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授課,力求通過組織本次現場會暨培訓班,推進我市社區治理服務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本次現場會的“主場”之所以選在濱城區彭李街道,是因為彭李街道在社區治理方面已經先試先行一步。今年3月25日,濱城區被民政部批復確認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成為我省獲此“國字號”的兩個實驗城區之一,也是我市首個國家級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近年來,濱城區在棚改中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社區治理為載體推進,明確了區、街道、社區、小組、居民“五級”在推進棚改社區治理中的職責定位,充分發揮了各類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通過“五級”雙向互動,實現了“自上而下正向推動工作,自下而上反向調處矛盾”,探索出了為民社區“4L”治理服務、玉龍湖棚改社區“5+5”小區自治體系、郵電小區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居民“微自治”等一批好做法、好經驗,形成了“一社區一特色”“一社區一品牌”,走出了黨建統領、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拆、建、治”統籌推進的新路子,營造了政府轉職能、群眾得實惠、基層創和諧的多贏局面。
特別是今年以來,彭李街道按照“黨建引領、聯動融合、重心下移、集成共享”原則,創新打造“聯社聯親、入網入心”社區治理新體系,深入推進“三級網格化”管理模式,配備93名專職網格員,通過數字先行、資源整合、四社聯動,更好地聯系服務群眾,有力提升了社區治理科學化水平和群眾滿意度。
當前,隨著經濟體系轉型、科學技術變革、社會結構變動、人民思想觀念的轉變,給社區治理帶來了新的課題。面對新形勢、應對新挑戰、回應新期待,關鍵在于抓實基層,重點在于打牢基礎。而社區網格作為社會服務管理的基礎單元,是社會治理的著力點、群眾生活的支撐點、社情民意的匯集點,是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重中之重。建立社區“全科大網格”,是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效破解當前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迫切要求,有助于更好地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提升全市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濱州”。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彭李街道、濱城區也將以全國社區治理實驗區創建為總抓手,先行先試、奮力開拓,答好“楓橋經驗”的“濱城答案”,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社區治理的“彭李模式”“濱城品牌”。
“我們將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化解矛盾、消除隱患的能力水平,推動城鄉社區治理取得新進展。”市民政局局長張金梅說,各縣市區民政局也將學習推廣“濱城經驗”,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全市上下將努力探索出一種可推廣、可復制、可借鑒的“濱州模式”,為濱州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