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姜樓鎮建設花園式小鎮 為居民打造宜居宜業生態“打卡地”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19-06-14 13:45:06

齊魯網濱州6月14日訊 夏日下午的陽光還有些炙熱,在惠民縣姜樓鎮人民公園,從湖中央不斷有絲絲清涼襲來,公園里的小路邊,各色鮮花、綠植在藍天下搖曳著身姿,另一側的健身廣場上,早就有孩童在打鬧嬉戲……6月12日,“砥礪奮進70年 高質量發展看惠民”主流媒體惠民采訪活動采訪團走進惠民縣姜樓鎮,了解姜樓鎮小城鎮建設情況,看鎮政府如何為居民打造宜居宜業生態“打卡地”。

微信圖片_20190614134241

在姜樓鎮人民公園,放眼望去垂柳、銀杏、迎客松、月季等在湖岸邊高低錯落、郁郁蔥蔥、色彩斑斕,尤其是遍布街頭的園林小品,一步一景一畫卷,讓采訪團的記者們驚喜連連。

記者了解到,為提升老百姓居住品質,打造宜居宜業生態美麗鄉鎮,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休閑、健身和觀光的好去處,2017年,姜樓鎮投資500萬元,在鎮政府駐地以西建設人民公園,2018年5月建成。該公園占地200畝,建有80畝水面的人工湖1處,健身廣場3處,游園路2條共4000米,綠地45000平方米,栽植垂柳、銀杏、迎客松等綠化苗木20余種共8000余株,形成了高低錯落、色彩斑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園林景觀效果。

同時,姜樓鎮堅持樹立“三分種、七分管”的經營理念,建立健全精細化管理和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將公園打造成休閑、健身、娛樂中心,成為姜樓鎮周邊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要知道,在人民公園建成之前,周邊小區居民早晚出門鍛煉只能在馬路邊,來來往往都是汽車、電動車,不僅不安全,呼吸的都是汽車尾氣,環境也不好。“群眾有這樣的需求,我們政府部門就要想辦法滿足,提高他們的幸福感。”姜樓鎮鎮長盧勇說,自從人民公園建成后,每天從早上到晚上,這里跑步鍛煉、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的群眾不斷,這里成了居民們休閑娛樂的“打卡地”和“熱鬧地”。

“有了公園,俺沒事兒就來溜溜,不僅鍛煉身體,心情也舒暢,比天天待在家里強多了。”人民公園附近一居民告訴記者。

微信圖片_20190614134244

記者了解到,人民公園只是姜樓鎮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鎮以建設花園式小鎮為目標,大力推進“實力、活力、魅力、文化”建設,傾力打造出一個“布局合理、產業興旺、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生態宜居宜業花園式新型小城鎮,實現城鄉面貌品質提升,增進民生福祉。截至目前,新城區4平方公里的框架日趨完善,現共有商鋪600余處,居民小區5處,其中高層樓房小區2處,容納居民3000余戶,形成了以鎮區所在地為核心,以中心路、民康路為主軸,分別輻射產業集聚區、居民生活區、行政服務區的發展格局。

除此之外,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是小城鎮建設的必備條件。近年來,姜樓鎮新建商鋪20000平方米,自主創業人員達到13000人,同步完成了水、電等配套設施;投資100萬元,完成了府前街綠化提檔升級,實施路燈亮化提升工程,為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在小城鎮建設中,姜樓鎮充分把握產業和城鎮間“城以業興,業以城載”的互生互動關系,狠抓招商引資。以產業帶動城鎮建設,制定了“你投資我服務”的招商優惠政策,借助在外創業人士組織的聯誼平臺,構建了招商信息網絡,吸引了30多家企業入駐并形成集群發展效應,提供近萬個就業崗位,成為鎮域經濟快速增長的強大支撐。

如今,走在姜樓鎮街頭,整潔的街道、合理的城市布局、處處花紅柳綠景色,給人清新的感覺,一座宜居宜業生態小城鎮正在悄然興起。

[責任編輯:楊凡、卜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打破村莊界限 惠民何坊街道以土地整建制流轉帶動村民致富

近年來,土地流轉成為了農業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深入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事物,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然而,如何在實際運行過...[詳細]
齊魯網 2019-06-14

智能改造+創新研發 山東蔚藍生物爭做國內行業龍頭

作為中國微生物產業的排頭兵,近年來,山東蔚藍生物搶抓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持續加大技改,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不斷增...[詳細]
齊魯網 2019-06-14

陽信籍老英雄馬振甲受上海市委書記接見

5月27日下午,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座談會在上海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座談會上,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和2400萬上海人民,...[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9-06-1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