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8-05-24 08:44:05
手繪出當年北鎮趙氏節孝牌坊方位圖
當年北鎮啥樣的,這是濱州市資深歷史學者潘鈞國多年來一直窮究的題目。這幾天,一個偶發的事件讓他腦洞大開。5月23日,他憑著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剛出土的“北鎮節孝牌坊”,手繪出了北鎮曾經的一個切口。
5月20日,在濱城區北鎮街道義和居委會(原老北鎮大壩壩根),施工隊伍的挖掘機一鏟子下去,“掘”出了有二百多年歷史的清代遺跡。曾任《濱州地區志》副主編的原濱州日報社高級編輯的潘鈞國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看門道”。
牌坊發掘現場
潘鈞國在認真觀察了石牌坊被掩埋的位置后說,這座嘉慶十二年(1807年)的石牌坊在如此深的地下出土,讓我感受到了自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奪占大清河河道,經濱州入海以后,因屢屢泛濫,對濱州地形地勢造成的巨大改變,不得不感慨時空之滄桑!這座牌坊原本應該是建在一個人流密集、醒目顯著的位置,他推斷石牌坊的正面向南,原本立于老北鎮鹽店街南口。“分析此牌坊被埋的原因,應是因清咸豐五年作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黃河奪占大清河河道之后,在此筑堤所致。而且不是一次性掩埋,似應是幾次在黃河防汛的緊要關頭將堤壩加高,壩基隨之加寬……如此將位于堤背的這一牌坊逐次深埋于堤根之下,直至今天被再次挖掘出來,方又重見天日。”潘鈞國說。
石牌坊上的字跡清晰可見
在很多濱州人好奇喜悅把“北鎮節孝牌坊”當寶貝的時候,潘鈞國提醒:不要僅把牌坊看成文物和寶貝,每一個牌坊都有一位女性異常凄苦的悲劇故事,異常異常凄苦。
牌坊上的石獅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