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8-05-21 10:21:05
開欄的話:
市委提出推動濱州各項工作“爭一流、上水平”核心基調后,各級各部門積極響應、爭先進位,用目標倒逼、靠實干推進,努力打造了一大批濱州特色、濱州亮點、濱州品牌。
為全面展示各縣區、市屬開發區和市直單位一年來的工作成效,引導廣大干部提振發展信心、凝聚發展共識,市考核督查委員會委托市考評辦組織開展了2017年度“爭一流、上水平”成果評選。經初評和復評,選出了濱城區提報的“決戰‘六大片區’棚改,爭當全市排頭兵”等十佳成果和30項優秀成果。整個評選過程,評委用平板電腦實名打分,魯濱公證處公證員和媒體記者全程公證監督。由于部分國家、省表彰榮譽公布時間較晚,為避免個別重大成果遺漏,經研究,對評選結束后新取得的重大榮譽成果進行了再次提報,經綜合分析研判,將市民政局提報的“全省市級民政工作綜合評估四連冠”等3項參評成果評為重大成果。“十佳成果”“重大成果”“優秀成果”名單經市考核督查委員會審簽后,提交市委常委會議進行了專題研究。
今日起,濱州日報/濱州網推出《全市2017年度“爭一流、上水平”十佳成果、重大成果、優秀成果展示》欄目,對評選出的“十佳成果”“重大成果”“優秀成果”進行深入解析報道,以激勵各級各部門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科學把握分析形勢,主動應對各種挑戰,不斷推動各項工作“爭一流、上水平”,為全面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濱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市2017年度“爭一流、上水平”十佳成果、重大成果、優秀成果展示:十佳成果①
濱城“拆安并進”在最優地塊建精品工程
濱城區把棚戶區改造工作作為一項“天字號”工程,大力實施三年集中攻堅行動。在棚改攻堅中,濱城區堅持“拆安并進”,一手抓讓利于民,加速推進棚戶區拆遷,一手抓高標準設計,加快安置區建設,樹起了棚改新標桿,打造了棚改新模式,受到了省委書記劉家義、常務副省長李群充分肯定,省住建廳廳長王玉志批示在全省開展“為民棚改大討論”,推廣濱城棚改工作經驗。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濱城區把棚改工作作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到2020年完成棚戶區改造”總體目標的核心抓手,計劃3年完成109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總面積近600萬平方米,其中2017年計劃完成29個項目、132.47萬平方米,實際完成了35個項目、4272戶、4434個院落、141萬平方米。
協力彈奏棚改“和諧曲”、民生“新樂章”。抽調精干力量,成立了棚改指揮部,建立實施聯席會議和“10+25”聯絡員制度,全城動員、全民動手,各鄉鎮(街道)、各職能部門集思廣益,不斷探索特色鮮明、富有成效的棚改“新路子”“金點子”,先后創新實施了“18231”機制、“自改委+網格化”機制、“1+7+6”機制、“六突出六到位”機制,“大兵團作戰”方式、“六心”工作法、“過篩子”工作法等卓有成效的經驗做法,探索出一條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棚改新路子。市中街道五里居委會172處院落1天完成協議簽訂,創造了“市中速度”。濱北街道“5村同進”3天內完成簽約,不斷刷新棚改的新速度。
堅持人民棚改、陽光棚改、依法棚改,一把尺子量到底。實施棚改攻堅以來,濱城區始終堅持依法拆遷、陽光拆遷、和諧拆遷,嚴格把握法律和政策界限,最大程度地讓利于民。按照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指導辦法規范操作,律師團隊全程跟蹤、服務和監督,從入戶調查到安置方案到補償結果全部進行公示,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政策執行不變通、標準不走樣。目前,沒發生一起上訪案件,未留下一個不愿遷的“釘子戶”。
實施民生棚改,在最優地塊上建設安置區精品工程。為確保將棚改民生工作落到實處,濱城區在做好群眾利益有賬算、過渡安置政策落實到位的同時,搶抓施工建設黃金期,集中開展“拆遷拆違、安置房建設”競賽活動,全力以赴促進度,加快安置房規劃建設,按照早開工、早建設、早交付、早入住的目標,讓棚改拆遷盡早普惠到每一名搬遷群眾。2017年,濱城區啟動了1016套安置房開工建設,其中有4個項目實現了同日開工奠基。
濱城區提出,要將每個安置區作為精品工程、標志建筑來打造,在拉升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形象過程中,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民生棚改工程帶來的實惠,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比如,北接外環路、東臨北海公園的安置片區,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交通便利,環境宜人。該項目總規劃面積約16.2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7.8萬平方米,其中小區住宅總建筑面積約25.18萬平方米,商業總建筑面積約3.11萬平方米,配套建設了幼兒園。該安置區建成后,將成為濱城區又一大型高檔居民小區。最初,濱城區選擇了3個備選地塊,在充分考慮群眾意愿基礎上,最終將選址確定在位置最優的北海西岸,得到了群眾廣泛認同、集體點贊。
工作中,濱城區注重發揮各鄉鎮(街道)主體作用,抓住前期規劃高標準、后期建設高質量兩個重點,完善新建安置小區供水、供電、供氣、通訊、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以及商業、教育、醫療衛生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做到新建安置小區要與市政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同時,積極探索貨幣化安置與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相結合的文章,實現一舉多贏的效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