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8-04-20 08:48:04
2017年9月,商河縣檢察院依法起訴一起利用黑客軟件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犯罪團伙。被告人郇某、王某、糜某在商河縣和濱州市利用互聯網及黑客軟件侵入個人及企業的電子郵箱,并控制上述郵箱后替境外賭博網站、助考網站群發廣告,獲取非法利益共計11萬余元。該案經商河縣人民法院審理,3名被告人均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這起案件揭示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A 案情回顧
被告人郇某、王某、糜某于2015年年初在一個倒賣QQ號碼的QQ群里認識。雖然來自天南海北,但由于年紀相仿,且都對計算機感興趣,3人很快成為朋友。2016年7月,3人一起到柬埔寨打工,通過給當地的一家賭博公司做推廣,接觸到了替賭博網站群發廣告賺錢的門道。2017年2月,3人回國后,一個偶然的機會,郇某在商河縣一網吧里通過添加“釣魚”群,掌握了“百萬郵箱采集”“深度嗅探器”“超級郵箱群發器”等黑客軟件的使用方法,并將通過破解他人電子郵箱群發廣告賺錢的想法告訴了王某和糜某。
面對“唾手可得的賺錢機會”,王某和糜某動心了。為實施犯罪,3人專門在濱州市某小區租了一套房子,以購買或租賃的方式獲得物理機和偽基站,郇某、王某、糜某三人先使用“百萬郵箱采集”軟件采集出大量的電子郵箱地址,之后匯總到郇某處,由郇某使用以物理機(高性能計算機)為載體的“深度嗅探器”軟件,生成包含電子郵箱域名、地址、對應密碼的文本文檔,最后3人再使用“超級郵件群發器”,導入涉賭、助考廣告內容后進行電子郵件群發。
為躲避偵查,3人還專門注冊了多個微信、支付寶賬號用于款項交易。截至案發,3人非法獲取個人或企業電子郵箱信息達1500余萬條,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非法獲利11萬余元,所得款項被3人均分。
B 分析
網絡世界對行為人的法律道德約束相對滯后,使得網絡犯罪猖獗。網絡空間雖然只是一個“虛擬社會”,但伴隨著使用群體、使用領域、使用頻率的不斷增大,這個“虛擬社會”被賦予了更多現實社會的屬性。個人和企業的網絡信息數據具有私密性,其所有權和使用權不可侵犯,而3名被告人的行為恰恰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個人隱私,影響他人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威脅了企業財產安全,侵犯了商業機密,破壞了社會信息安全正常秩序,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
C 建議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復雜的網絡黑客手段通過各種網絡教程已被普及。本案中,3名被告人僅具有初中文化,但利用“釣魚”群交流學習,很快便會使用像“深度嗅探器”這樣的黑客軟件。可見,互聯網時代,我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捷時,也必須重視網絡犯罪打擊和安全保障。
要減少此類案件的發生,檢察官提出三點建議:
■建議網絡監管部門要及時進行技術升級,加強日常網絡監管,通過技術手段凈化網絡環境,嚴厲打擊“釣魚”、黑客網站對非法軟件的傳播。
■建議個人和企業在設置電子郵箱密碼時不要使用簡單數字組成的密碼,不要使用外網郵箱發送涉及商業機密、個人隱私的郵件,對于不再使用的電子郵箱及時注銷,一旦發現電子郵箱異常,及時更換密碼或向有關部門、網站客服反映。
■建議針對網絡犯罪主體年輕化、文化水平不高的特點,鼓勵、支持有計算機愛好的年輕人自主創業,接受正規、專業的培訓,配合好家庭和社會的雙重教育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