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11-10 09:26:11
濱州日報訊 “濱州第一次組織這種級別比賽就能這么成熟,線路也選擇的非常好,賽道就在黃河大壩上能一覽黃河的美景,非常震撼。希望明年繼續舉辦,我也會繼續參加。”10月31日,在中國·濱州首屆“沿著黃河去碼頭”全國自行車精英賽賽后,男子精英組來自黑龍江的選手鄭耀星如是說。
在這次比賽中,濱州迎來了史上最多數量的自行車壇“大腕”,將一條“休閑騎行路”提升成可以承擔“全國級”賽事的賽道,并以最高的誠意辦出了一屆極具規格的賽事。在賽后的采訪中,選手們對賽事的各項工作予以高度評價,并表達了希望再度參賽的意愿。
“沿黃騎行”路線從“小眾”成為“網紅”,為舉辦全國性大賽做好鋪墊
2016年,可以說是自行車運動井噴式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全民運動健身成為國家頂級戰略,國家對包括自行車運動在內的體育產業有所傾斜。而在當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宮金杰、鐘天使在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決賽中奪冠,實現中國自行車奧運金牌零的突破。自行車運動日漸成為全民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
同樣,自行車運動之熱,對于濱州也不例外。記者從市體育總會了解到,目前全市有活躍的自行車俱樂部30余家,每年組織各類自行車賽事20余次,一萬余人次參加各類自行車競賽及騎行活動。騎行已經成為濱州市民休閑健身的重要選擇。
2016年初,濱州日報的記者去鄒平縣碼頭鎮采訪。所走線路,便是從黃河南大壩一路向西,至碼頭鎮域內的黃河梯子壩,這段60多公里的路程風景秀美而又壯闊。聯想到當時社會上熱愛騎行的人越來越多,于是萌生了“組織沿黃騎行活動”的想法,宣傳全民健身運動的同時,助推沿黃旅游開發。
2016年6月初,濱州日報與碼頭鎮政府聯手,舉辦了“愛濱州 游濱州 順著黃河去碼頭”騎行活動。在那之后,濱州諸多騎行團體也開始組織各類“騎行去碼頭”活動,讓這一條原本“小眾”的路線成為濱州騎行圈里炙手可熱的“網紅”。2017年5月28日,濱州日報和碼頭鎮借勢繼續攜手,舉辦了“濱州首屆‘順著黃河去碼頭’騎行大賽”,吸引全市百余名自行車愛好者參賽。這次騎行比賽,也提高了“沿黃騎行”的社會關注度,為舉辦全國性沿黃騎行大賽做好鋪墊。
“厲害了碼頭”——“沿黃騎行”將成我市重點打造的全國性的品牌賽事
10月31日,經過前期周密的籌備和部署,中國·濱州首屆“沿著黃河去碼頭”全國自行車精英賽終于鳴槍開賽。為了給選手們創造良好的競賽環境,鄒平縣作為主辦方之一,先后數十次排查線路,對賽道進行了全面的衛生清掃。全縣共出動人力700余人,其中公安230余人、志愿者230余人、醫療保障20余人、賽道清潔人員100余人,以及碼頭鎮、臺子鎮的百余名干部職工。對12處障礙點、4處補給點及沿途各路口的安保服務人員進行精密安排,確保線路暢通、提示及時、補給順暢,為整個比賽過程提供了“無微不至”的后勤保障和志愿服務工作。
盡管辦賽經驗不夠豐富,但濱州交出了讓所有選手滿意的答卷。來自全國15個省區的150名精英騎手共同奉獻了一場足夠精彩的賽事,征服了這條“全國唯一設在黃河大壩上的賽道”,并在濱州體育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賽事取得了圓滿成功,廣大干部群眾也反響強烈,為能在自己家門口看到全國性比賽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厲害了我的碼頭”成為當地干部群眾共同的心聲,并對下一次比賽充滿期待。
可以說,本次比賽的成功舉辦,為我市創建國家體育旅游精品賽事奠定了良好基礎,標志著我市在打造“沿黃騎行品牌賽事”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目前,濱州市政府已經確定將“沿黃騎行”打造成我市的一項全國性的品牌賽事。“這一賽事的成功舉辦,有利于推動全市自行車運動項目的開展,同時拉動競技體育項目的提高。最終,讓更多的人喜愛這項活動,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市體育局副局長吳國華說。
“沿黃騎行”有利于我市沿黃旅游開發,打通濱州城市營銷新通道
“沿黃騎行”賽事品牌的塑造,在拉動濱州競技體育、群眾體育發展的同時,也有利于我市沿黃開發的總體布局。“可以說,本次賽事是將體育和旅游完美融合的一項創新性賽事,對于推動我市體育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拓展旅游發展空間具有重要意義。”市旅發委主任鐵金福說,“今年,旅發委提出并實施了黃河風情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促進全市旅游產業發展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下一步,我們將大力推進沿黃旅游開發建設,培育我市旅游核心競爭力。”
當下,隨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飛猛進,中國體育正悄然發生著變革——從精英體育向平民體育轉化,越來越多的群眾自發地參與到健身運動中。而自行車運動作為參與度最高的群眾運動項目之一,正成為體育產業發展的新寵,并在城市營銷中發揮著作用。
目前,中國國內有環青海湖、環海南島、環太湖等幾大公路自行車賽事,隨著水平不斷提高、影響力不斷擴大,已經吸引了越多國際頂級車隊、車手參加。而賽事的舉辦,也為當地城市發展帶來諸多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濱州在全國的知名度較低,是限制發展的“短板”,而打造“體育品牌”是城市營銷的一種重要途徑。歐洲城市巴塞羅那、都靈都是依靠體育營銷成功的典范。通過舉辦國際級賽事促進城市發展,說明了體育所蘊含的巨大潛在效益。
黃河是濱州重要的旅游資源,依托黃河打造的沿黃風情帶,是濱州最美麗的地域符號,也是足以體現濱州特色的城市名片。把風光壯闊、秀美的黃河作為聯結城市推廣與自行車競賽的紐帶,凸顯“沿母親河”這一“全國唯一黃河大壩賽道”的特質,展示濱州平原地貌和瓜果之鄉等諸多特色,是“沿黃騎行”賽事最具有“眼球效應”的噱頭,也是需要重點提煉、推廣的要素。濱州或許可以借助這一賽事,尋找到一條城市營銷的“新通道”。
誠然,自行車賽事的品牌塑造實屬不易,更不可能速成。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自行車公路賽“環法”已有114年的歷史積淀。一項賽事若要成為經典,不僅需要專業的辦賽水準、精益求精的細節考量,更需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和選手、觀眾的評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