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傳媒網
2017-10-22 13:00:10
近日,山東省區域辦副主任欒健一行來濱調研未利用地情況并召開座談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根據2016年12月31日變更調查數據顯示,濱州未利用地169.95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2.35%,國有未利用地123.50萬畝,集體未利用地46.40萬畝,主要分布在沾化區、無棣縣、北海經濟開發區。
濱州市副市長郝吉虎主持座談會,濱州市發改委主任、區域辦主任呂迎春就濱州市未利用地開發情況進行了匯報。
呂迎春說,根據2016年12月31日變更調查數據顯示,濱州市土地1375.83萬畝(不含沾化區海防辦事處),其中,未利用地169.95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2.35%,國有未利用地123.50萬畝,集體未利用地46.40萬畝,主要分布在沾化區、無棣縣、北海經濟開發區,三縣區未利用地136.75萬畝,占全市80.46%。目前,根據各縣區深入分析和測算,全市可開發未利用地總面積約10.70萬畝,其中,1000畝以上地塊9個,面積11687.9畝;500畝至1000畝地塊9個,面積6293.25畝;50畝至500畝地塊356個,面積40330.97畝;50畝以下地塊4459個,面積48678.96畝。這些未利用地大多數靠近沿海、鹽堿化程度高,條件差、地塊小、地勢低、開發成本高,并且開發難度逐步加大。
呂迎春介紹,為加快推進未利用地開發,濱州成立了黃河三角洲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籌集開發資金,負責項目上報立項,形成的耕地占補指標、建設用地指標和土地開發收益歸該公司。在相關縣區成立分公司,具體負責項目的實施,負責項目材料的編制、審核。同時,制定了鼓勵開發獎勵機制,市政府對開發工作給予資金、項目和政策支持。實行耕地保護激勵政策,鼓勵縣區將未利用地開發為耕地,對于耕地指標用地易地占補平衡的縣區,給予農用地轉用建設用地指標獎勵。同時,對未利用地開發項目的立項、實施、驗收進行全過程嚴格管理,整個運行過程全部納入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監測監管系統統一管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執行公告制、招投標制、監理制、法人制、合同制、審計制,在驗收環節推行工程復核,對項目設計與預算評審及項目驗收全部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進行專業評審論證,確保科學、規范。
在匯報中,呂迎春就濱州未利用土地存在的開發難度、開發成本不斷增大,未利用地轉化為建設用地受制約等問題提出了建議。他建議省里向國家爭取未利用地開發的相關支持政策,推進未利用土地管理改革探索,盡快建立健全未利用地規劃的實施和管理制度。建議省里在統籌產業轉移布局、安排重大項目時,進一步向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無棣縣、沾化區傾斜,充分發揮濱州北部沿海未利用地資源優勢,緩解建設用地指標緊張問題。建議單獨增加未利用地開發利用黃河水的流量,加快廢棄鹽田開發利用,向國土資源部申請將濱州市作為鹽田復墾試點市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