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傳媒網
2017-09-21 09:46:09
在剛剛過去的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上,年僅10歲的濱州籍運動員徐小雅成為一大亮點,習近平總書記與其親切握手的照片也曾刷爆了微信朋友圈。許多人紛紛好奇,這位全運會上年紀最小的冠軍有著怎樣的成長歷程。近日,記者采訪了徐小雅的爺爺徐東祥老人。
>>>4歲學跳棋 學了兩個月后就拿了個冠軍
徐東祥是位非常推崇中國傳統文化的老人,他認為中國的孩子就應該琴、棋、書、畫都要會。于是,徐小雅4歲時,徐東祥便托朋友找人教授她學跳棋,“那時每個禮拜學半天,學了兩次后,我問她愿意學嗎,她說愿意。”就這樣,徐東祥拿自己的退休金給小雅報了國際跳棋班。
“讓我們很吃驚的是,孩子居然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還能有模有樣的模仿大人的動作。”徐東祥認為,4歲的孫女能“坐得住”這已經很不得了,“讓這種‘坐得住’成為習慣,她做事就會專心。”
學習國際跳棋兩個月后,省里在濱州舉辦了一次國際跳棋比賽,徐東祥想給小雅報名。“我就是想讓她去見見世面,名次不重要。”徐東祥回憶道,這個想法卻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對,“他們覺得我折騰,才學了兩個月去參賽,這不是鬧著玩嗎!”倔強的徐東祥交了100元報名費后,領著小雅就去了比賽現場。
“孩子太小,夠不著桌子,只能站著下棋。”徐東祥笑著說,下了幾局后裁判都看不下去了,從裁判席上給小雅拿了個墊子,“跪在墊子上也就勉強夠得著棋面。”就這樣,站一會再跪一會,小雅足足下了9局,最終獲得了幼兒組女子冠軍。
>>>數次奪冠 “淡定妹”把父親練成了翻譯專家
小雅首次出人意料的奪冠,讓家人高興的同時也開始認真對待起孩子的這項愛好,“家里人都很積極,只要有關孩子學跳棋的事,他們都搶著去協調,那我就休息嘍。”徐東祥笑著說,從那以后他便做起了輔助工作,“偶爾監督一下他們,平時幫著寫寫材料什么的,主要工作交給小雅的爸爸去做了。”
還沒上小學的時候,小雅就多次獲得跳棋比賽冠軍,這其中有國內的也有國際的。“他爸爸每次陪她出國比賽,都會買回很多跳棋名家出版的書。”徐東祥介紹說,由于書籍都是外文,小雅的父親就一點點的照著外文字典翻譯,“英語、德語等等,她爸爸都一點一點的翻譯成漢語。”
涉及到專業術語的時候,小雅的父親翻譯不出來,就根據句子中的動詞反復琢磨,“她爸爸現在算是半個翻譯專家了。”徐東祥有些驕傲地說,今年讀小學5年級的小雅只要平時作業不多,父女兩人就會坐下來下兩盤棋,雖然基本都是爸爸被秒殺。
“平時遇不到對手,就跟電腦下,把電腦也贏了之后,他們就研究比較好的棋局,然后反復破局。”徐東祥介紹說,小雅從小奪冠無數,但小小年紀的她卻格外淡定。有次比賽初賽結束后徐東祥看到小雅走過來,大聲地問:“比的怎么樣?”小雅穿過走廊,走過操場,走到爺爺面前淡定的說:“贏了。”復賽后拿到冠軍,小雅還是兩個字“贏了”。“人家送她外號‘淡定妹’,這孩子真是超乎常人的冷靜。”徐東祥驕傲地說。
>>>“好的家教、家風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堅實基礎”
“社會形態決定社會意識。”這是徐東祥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換句話說,就是什么樣的環境造就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父母教育出什么樣的孩子。”在徐東祥看來,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后天能否成才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兩口子整天吵架,對孩子沒耐心,動不動就一巴掌打過來一腳踹過來,好孩子也能給帶壞了。”
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的小雅,從小生活在相對輕松的家庭氛圍下,爸爸媽媽很少吵架,爺爺奶奶雖然疼愛孫女,但從不溺愛,甚至有時比年輕人的教育觀念還先進。“‘叫我學’、‘逼我學’跟‘我想學’是不一樣的,要讓孩子掌握主動權。”徐東祥說出了他的教育心得。
小雅讀幼兒園的時候,徐東祥就給她買了一套小學一年級的書,愛學習的小雅提前把書看完,等到上小學時,學習變的格外輕松,“老師表揚了她之后她就更有動力學習了,然后學的快了,我再給她提前買書。”徐東祥說,這種良性循環開始之后一發不可收拾,小雅上學以來成績一直都是班級前三名,有時候還能考個全校第一名。
今年10歲的小雅,眼睛大大的,睫毛長長的,省隊的隊友姐姐曾跟她開玩笑地說:“小雅,等你長大了肯定會有很多人追。”
“有人追是什么意思?”小雅回家后問爺爺。
“那是因為追你的人看你不順眼,要追上你揍你,所以,千萬別讓人追上你。”玩笑中,全是爺爺對孫女的疼愛。
晚報記者 劉飛 王婷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