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7-08-23 10:54:08
文明,突出體現在人與人的關系處理上。關于私人空間、公共空間的文明約束,《濱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作出了很多明晰的規定、要求。
其中很多內容,讓我們眼前一亮:贍養人要經常看望、問候老年人,鼓勵晚輩對長輩的精神陪伴;鄰里之間和諧相處、團結互助,不在樓道、過道擺放個人物品和垃圾;駕駛非機動車,不多人并排行駛……
《條例》規定“贍養人要經常看望、問候老年人,鼓勵晚輩對長輩的精神陪伴”
自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一度引起熱議的“常回家看看”最終被寫進了法律。而《濱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又重申、明確了這一行為的法律責任。
《條例》十六條規定:“家庭成員之間應當互相關愛,和諧相處,平等相待,培育、傳承和弘揚良好家風。家庭成員應當尊重、贍養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鼓勵晚輩對長輩的精神陪伴。”
同時,《條例》還規定,父母等監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和安全應急知識,認真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對家庭成員中的殘疾人應當履行撫養義務,并鼓勵和幫助殘疾人增強自立能力。
《條例》對居民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引導打造和諧鄰里關系
住商品房,鄰居們來自五湖四海,鄰里關系就難免疏遠陌生。五六年住同一個樓道,卻互相不認識的現象還真不少。但樓道、小區是每個人走出家門進入的第一個公共空間,是社區、城市文明的基礎。
近年來,我市鄰里文明在逐步提升,鄰居節等活動溫暖了很多人的心靈。而對于打造和諧鄰里關系,麒麟閣小區45號樓2單元的居民們可以提供經驗。他們不僅經常聚會,甚至還辦起了教育講座,定期舉辦鄰里節,樓上樓下像是一家人。雖然職業、年齡不同,但他們濃濃的鄰里情穿過了每一道門,透過了每一堵墻,逾越了每一道鴻溝,拉近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而《條例》從法律層面對鄰里關系、小區文明作出了明晰規定。如第十五條明確規定:“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團結互助,不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不私拉亂扯電線,不在家中存放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愛護公共設施設備,不在樓道、過道堆放個人物品和垃圾。”第七條也規定,“組織廣場舞、文藝匯演等文體娛樂活動時,合理使用場地、設施和音響器材,不影響他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