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3-06-20 09:06:06
編者按:近年來,濱州市城鄉水務局深入學習貫徹 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全方位踐行 “四水四定”原則,堅持“源水、用水、留水、節水、管水”五水并舉,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 戰略,積極推動管水方式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堅定不移走水 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之路。 2023年,市城鄉水務局謀劃投資78.4億元,大力實施水務基礎 設施建設,全力解決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目前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今日起,本報推出“濱州2023年水務基礎設施建設系列報道”, 詳細解讀全市城鄉水務系統在水務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及取得的成績,以饗讀者。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年來,我市聚焦“民生品質更實”和鄉村振興,堅持高位謀劃、系統建設,在2022年完成投資6.4億元實施1130個村管網改造和2座水廠升級改造的基礎上,2023年計劃投資23.88億元,全面提升農村供水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水質保障水平,加快農村飲水從“有水喝”到“喝好水”轉變。
今年1—6月份,綜合水利部12314、省水利廳網絡問政、市12345便民熱線等各級平臺反映,我市農村供水問題同比下降20%。
水源保障、源頭保護并舉,新增庫容 3466 萬立方米
為切實提高水源保障能力,2023年,我市按照“新建增容、加固復容”的思路,將完成投資 9.37 億元,實施濱源、利民、城東水庫新建工程和蘆家河子水庫增容工程,新增庫容3466萬立方米。
同時,我市建立了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城鄉水務等部門協同機制,強化水源地數據共享和風險共治;常態化開展水源地、水庫引水渠道環境問題和水庫內網箱養殖、垂釣等污染飲用水水體行為的排查整治,全力打造干凈、健康的水源地環境;強力推進307個單村供水水源轉換,擴大規模化供水覆蓋范圍,提高自來水入戶率。
通過綜合施策源頭治理,我市農村供水保證率實現大幅度提高,規模化供水覆蓋農村人口比例將達到100%,城鄉供水一體化達到100%。
實現水處理工藝升級改造和集中供水工程水質檢測全覆蓋,群眾喝上“深度處理水”
2023年,我市投資1.22億元對相周、河貴、胡集等7座水廠水處理工藝進行升級改造,實現全市7個縣區農村供水水廠深度處理工藝全覆蓋。深度處理后,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常規處理提高15— 20個百分點,出廠水平均濁度降到0.2以下,大大改善了自來水口感。
同時,我市持續深化水質檢測體系建設,市級建成具備97項指標檢測能力的水質檢測中心,每個縣市區均成建具備 43 項指標檢測能力的水質檢測中心,供水水廠全部配備水質化驗室,形成了“水廠日檢、縣級檢測中心月檢、市水務部門季度抽檢、市衛健部門監測”四級水質檢測體系,實現了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質檢測全覆蓋。
“不漏一村、不落一戶” 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各縣市區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根據市委市政府“2023年底前全市農村供水管網應改盡改全覆蓋”目標安排,各縣市區按照“不漏一村、不落一戶”要求,對農村供水管網進行全面摸排并提升改造,在2022 年完成1130個村基礎上,2023年投資13.29億元,再對2323個村進行供水管網改造,將鋪設管網 2.4 萬公里,安裝智能遠傳水表40.6萬塊,受益農村人口229萬人。目前,已開工917個村,完工832個村。
同時,我市全力打通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末梢”,在全市范圍內推行“縣級公司直管到戶”或“縣級公司+鄉鎮供水服務中心”管理模式,持續推進水廠標準化管理,實現“設施良好、管理規范、供水達標、水價合理、運行可靠”達標建設,全市已建成3家省級規范化水廠、2家全國農村規范化水廠,水利部發文推廣我市相關做法。
目前,我市各縣市區均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臺,供水水量、水 質、水壓等關鍵參數實現在線監控,更換各級智能遠傳水表68.6萬塊,水費實現微信、手機銀行等網上交納。同時,在信息平臺中建立脫貧戶、五保戶、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模塊,對用水情況實行動態監測,隨時提供上門服務,實現了“小修不過晌、大修不過夜、特殊情況有應急保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