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3-06-02 09:11:06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6月1日,全市城市防汛視頻會議召開。會議分析梳理城市防汛形勢任務、問題短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動員各級各有關部門壓緊壓實城市防汛工作責任,迅速行動、周密準備,堅決做好汛期強降雨防范應對,確保城市安全度汛,副市長畢志偉出席會議并講話。
自6月1日開始,我市正式進入汛期。據氣象部門分析預測,今年我市氣候年景總體偏差,降水較常年偏多1-2成,還將有1-2個臺風影響,城市防汛形勢復雜嚴峻。根據會議部署,我市將狠抓關鍵,全面落實三項城市防汛重點任務。
扎實開展城市防汛隱患排查整治。堅持“汛期不過、排查不停、整改不止”,重點排查城市防汛指揮體系是否明晰職責、高效運轉;排查城市下穿式立交橋、涵洞等低洼易澇區是否落實強降雨期間專人值守、做好強排準備,排水泵站、閘口是否定期維護、正常運行,雨篦、雨污井蓋是否按時清掏、檢查井是否安裝防墜網,雨水管渠是否按時清淤疏浚,易澇點是否按“一點一策”開展整治;著重做好地下空間、危舊房屋、在建工地、高空廣告牌、樹木風險隱患排查和搶險處置準備,特別是各類地下空間要備足防汛沙袋、擋水板、強排泵,做到有備無患。檢查過程中要做到“四不放過”:發現的隱患和薄弱環節不放過;造成隱患和薄弱環節原因沒有弄清楚的不放過;責任人不明確的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的不放過。
全面補齊防洪排澇設施短板。扎實推進“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加大城市排水防澇項目爭取力度,對城市建成區雨污排水管網持續開展更新改造,逐步對設計重現期2年以下的雨水管渠進行改造提升,暢通城市地下“毛細血管”;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增加下沉式綠地、植草溝、人工濕地、砂石等自然透水地面,新建雨水直排通道,充分利用河湖水體自然調蓄能力;針對河道水系阻水點、“卡脖子”工程,實施清淤拓寬治理,提升排澇標準。通過工程措施和應急措施,到2025年逐步構建起“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
全力做好搶險隊伍組建和應急演練。堅持“寧可備而不用,決不用而無備”,對城市防汛物資全面盤點,建立防汛物資管理制度和調用臺賬,提前做好搶排設備檢查保養;確保城市防汛物資數量充足、品種齊全、滿足需要,每個縣市區都要至少配備1輛抽排能力1000立方米/秒以上大功率移動排澇泵車;建立起立足本地、人員穩定、機動高效的專業化防汛搶險隊伍,及時更新補充防汛搶險隊伍人員名單,做好日常巡邏、積水強排等工作。各縣市區將從實戰角度出發, 重點針對下穿式立交橋、地下空間和低洼易澇點等重點場景, 有針對性地開展好城市防汛應急演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