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濱州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名詞解釋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作者:

2022-02-21 08:45:02

1.“四責協同”

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協同機制。

2.“十大創新”

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提出“十大創新”任務,即科技研發創新、人才引育創新、營商環境創新、數字變革創新、產業生態創新、要素保障創新、民生改善創新、風險防控創新、文化宣傳創新、推進落實創新。

3.“四個一批”

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

4.基礎設施“七網”

綜合立體交通網、現代物流網、能源保障網、市政公用設施網、現代水網、新型基礎設施網、農村基礎設施網。

5.千項技改、千企轉型

滾動落實1000個左右的技改項目,推動1000家規模以上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6.元宇宙

是與現實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虛擬世界,是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與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并列,是未來發展的新趨勢,是產業發展的新風口。

7.“五院十校N基地”

五院: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濱州)研究院、濱州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產業現代技術研究院、黃海科學技術研究院、海洋發展研究院。十校:濱州理工學院、濱州學院、濱州醫學院、國家開放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濱州職業學院、魯北技師學院、濱州市技師學院、山東康養職業學院、沈陽化工大學黃海學院、京博“N1N”大學。N基地:鼓勵支持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建設一批“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訓基地,不斷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和人才培育質量。

8.“三進三創”

三進,即五年引進培育1000名科技領軍人才、8萬名本科以上大學生、10萬名職業技能人才;三創,即組織引導各類人才在濱州創新、創業、創造。

9.“五個振興”

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10.“五未”土地

“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標”五類低效用地。

11.“畝產效益”評價

將企業分為A類(優先發展類)、B類(支持發展類)、C類(提升發展類)、D類(限制發展類)四類,在用地、用電、用水、用能、排污、融資等資源要素配置上實行差別化供給價格和供給方式。

12.“四好農村路”

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

13.“四港聯動”

實施濱州港、黃驊港、套爾河港、小清河港“四港聯動”戰略,打造通江達海的“億噸港群”。

14.“三個堅決”

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

15.“兩高”項目

高耗能和高污染項目。

16.“四減四增”

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17.“四水四定”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

18.“三保七有”

三保,即社保、醫保、低保水平穩居全省第一方陣;七有,即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

19.居民收入“四增”工程

增加工資性收入,提高經營性收入,擴大財產性收入,保障轉移性收入。

20.康養示范城市

立足產業發展和服務供給,制定促進醫養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打造具有濱州特色的醫養健康產業品牌、文化品牌、城市品牌。

21.兒童友好型城市

立足產業發展和服務供給,制定實施促進兒童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保障兒童的健康、教育、福利和安全,促進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的實現。

22.“四個服從”

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23.“五個必須”

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維護黨的團結,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于黨的同志;必須遵循組織程序,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匯報的匯報,不允許超越權限辦事;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違背組織決定;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

24.“七個有之”

搞任人唯親、排斥異己的有之,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的有之,搞匿名誣告、制造謠言的有之,搞收買人心、拉動選票的有之,搞封官許愿、彈冠相慶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陽奉陰違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議中央的也有之。

25.“嚴、真、細、實、快”

倡樹嚴肅嚴格、求真較真、細致細究、務實扎實、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風。

[責任編輯:楊凡、張煥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